|
解放軍第23艘056型護衛艦下水。(資料圖) |
中評社北京10月17日電/日本《外交學者》雜誌網站10月16日文章,原題:中國海軍已在亞洲挑戰美國了 波士頓學院羅伯特·羅斯教授在韓國一家雜誌撰文稱,“中國海軍尚不能在東亞海域挑戰美國”。真的嗎?解放軍(包括海軍)對美國海軍發起挑戰已有些年,他們顯然具備這個能力。
目前,中國的海上力量——不僅指解放軍海軍,還有中國海洋戰略的岸基部分,如陸基反艦導彈和陸上機場起飛的作戰飛機——可能在一場對陣中,打不敗美國部署於亞洲前線的海軍分遣隊。但從某種意義上講,關鍵不在於此。40年前,美國軍事戰略學者愛德華·勒特韋克斷言,和平時期的“海軍勸服力”更多是關於觀感而不是與敵艦隊一決勝負。它是以一種展示艦船、飛機和武器的方式,讓重要受眾相信本方海軍會在公海作戰中勝出。
所以,武力勸服就是操控觀感。換言之,勒特韋克寫道,在和平時期的對陣中,對峙雙方不需實際交火,只要相當數量的觀察家認為誰會在實戰中獲勝,那麼誰就獲勝。表面上引人注目的艦船、飛機和武器對於受眾會產生一個放大的印象——潛在地使和平時期的對決結果偏向於較弱的一方。也就是中國。
而且,如果中國海軍對決美國海軍,中國可以通過威脅重創美軍得勢。不妨思考一下,華盛頓現在難以保持美國海軍的規模,如果艦船在戰鬥中遭受重大損失,必須進行替換,那怎麼辦?美國可以損失多少海軍且仍保持超級大國地位?美國海軍能多快重振,多出的錢從哪裡來?如果美國領導人問問自己此類問題,他們在關鍵時刻可能會猶豫,或幹脆放棄。這就是威懾,是弱者成功挑戰強者的一種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