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31日電/10月29日至30日,中國和日本專家學者在北京舉行“中日民間東海空域危機管控對話”,雙方各有8名代表出席會議。由於近年來中日就釣魚島問題僵持不下,兩國關係降到歷史低點,高層交往中斷,政府間能否實現對話備受各界關注。在這樣的環境下,外界對於此次中日民間對話也有著各種猜測。不過,由於此次對話為閉門會議,對話內容無法為外界所了解。
人民網報道,記者專訪了此次“中日民間東海空域危機管控對話”的中方召集人、南京大學中國南海研究協同創新中心執行主任朱鋒,借此揭開此次中日民間東海空域危機管控對話的神秘面紗。
記者:這次中日民間對話的主要議題是什麼?
朱鋒:我們此次對話的全稱是“中日民間東海空域危機管控對話”。主要議題就是中日雙方民間人士共同研究探討東海海域、空域安全問題,尤其是釣魚島附近海空域的安全。
記者:此次對話中日雙方各有幾名代表參與?參會代表都是什麼身份?
朱鋒:中日雙方舉辦此次對話會議有一個共識,就是雙方團隊的人員構成比例是對等的,人員數量相同。中日雙方各有8名代表參加此次對話,主要來自三個方面:軍方研究人員和退役將領、國際法專家,以及國家安全問題專家。其中軍方人士4人,但全部都是以民間的個人身份參加對話。
釣魚島問題既是領土主權問題,也是國家安全問題,軍方人士對於釣魚島問題的理解和使命非常重要,我們需要給他們提供一個向對方表達聲音的機會。所以此次中日民間東海空域危機管控對話一定要有軍方的專家、學者參與,但只能以民間的個人身份參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