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俄美三個世界大國的明星運輸機共聚一堂,這還是首次,令航空愛好者們驚嘆不已。 |
中評社北京11月11日電/環球軍事報道,在今年的珠海航展中,首次正式向公眾亮相的運-20運輸機非常引人矚目。運-20是中國軍工企業自行研製的新一代大型軍用運輸機,於2013年1月成功首飛。同一時間參加航展的還有俄羅斯研製的伊爾-76運輸機,以及美國研製的C-17運輸機,它倆是各自國家及外國用戶軍用運輸機部隊的中堅力量。中俄美三個世界大國的明星運輸機共聚一堂,這還是首次,令航空愛好者們驚嘆不已。這裡我們對三位明星進行簡要的對比分析。
伊爾-76是三種運輸機中最早研製裝備的機型,早在1960年代前蘇聯已經啟動了相關工作。其目的是替代安-12運輸機,也就是我國運-8的原型。C-17的研製起步於1980年代,在世紀之交開始大量生產裝備。運-20則是尚未完成研製工作的新星,2000年前後提出要研製優於當時能夠引進的伊爾-76的國產運輸機,2004年相關模型首次公開亮相。2006年初,“發展大飛機”成為國家決策,隨後大型飛機研製重大科技專項正式立項。2007年6月大型運輸機項目正式立項,8月外刊報道了較為準確的項目概貌。2009年11月5日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宣布大型運輸機正在生產。
三種機型最大的相同點是,它們的研製目的都是為部隊提供完成戰略、戰術遠距離快速機動部署的能力。遠距離的要求是至少能夠覆蓋本國國土,同時應考慮全球部署,也就是跨越大洲的部署能力。快速指機動速度要高於鐵路、海運等傳統方式。同時必須盡量降低對起降機場條件的要求,否則起降地點的選擇將非常有限,甚至失去實際意義。儘管中國目前沒有遠離本土空域、進行跨國大規模機動作戰的需求,但中國領土遼闊,加上各種和平時期運輸任務(例如人道主義行動)的要求,發展大型運輸機有著戰略層面的重大意義和戰術層面的實際價值,這一點與美俄的考慮較為吻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