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1日珠海航展上,殲31戰機進行飛行表演。(資料圖) |
中評社北京11月13日電/第十屆中國航展在珠海的開幕日恰逢中國空軍成立65周年紀念日。在珠海航展中,眾多平日難得一見的中國新型戰機一一登場,比如殲-31、運-20等。歷經65年艱辛探索,中國空軍裝備已經取得了哪些進展?未來的中國空軍又將瞄准怎樣的目標繼續前行?
中國廣播網報道,就相關問題,記者採訪了空軍軍事專家王明志。
中國已經完全掌握四代戰機技術
這次航展中,我國首次公開展示了第四代隱身戰鬥機殲-31,王明志表示,從殲-31可以看出,中國已經充分掌握第四代戰機的研發技術,中國航空工業在高端戰鬥機研製中實現了整體提升。
殲-31除了具有四代機的隱身、超音速巡航、過失速機動和短距起降等基本特征,還具備應對隱身飛機的能力。新一代戰鬥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可以在許多新功能上做進一步拓展,比如艦載機、對地攻擊機方面,殲-31都可以進行功能上的拓展,同時殲-31在對外軍貿方面也有比較廣闊的前景。
這反映出我國在吸收殲-10、殲-11等第三代戰鬥機技術的基礎上,已經掌握了第四代戰鬥機的核心技術,並且擁有了完全的自主知識產權,而國外一直封鎖第四代戰鬥機技術。從現在來看,我國同時研製鴨式布局和常規布局的隱身戰鬥機,本身就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此外,中國航空工業在軍機發展的模式上已經有了革新,由原來的軍方牽引模式轉入研發機構主動推送,軍方自主選擇的模式,這也使軍方可以挑選到最適合實際需要的裝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