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1月28日電/中國央行宣佈降息已屆一週,儘管國內外經濟界與金融界對此舉有不同解讀,但都無法回避這樣的客觀事實,即央行降息及擴大人民幣存款利率浮動空間的舉措,實質上有助於推動利率市場化改革、增強金融自由化,並助推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新華社報道,央行此次在降息的同時,宣佈存款利率浮動區間上限由基準利率的1.1倍擴大至1.2倍。這是自2012年6月存款利率上限擴大到基準利率的1.1倍後,中國存款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又一重要舉措。
存款利率區間擴大同樣意味著,如果商業銀行用足上浮區間,則存款利率與調整前水準相當。同時,央行對存貸款基準利率期限檔次作適當簡並,擴大了利率市場化定價空間,對進一步健全市場利率形成機制、提高金融機構自主定價能力有重要意義。
此外,本次貸款基準利率下調幅度大於存款基準利率,改善了傳統利率調整方式,更有針對性地引導了市場利率及社會融資成本下行。
在巴克萊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常健看來,當前中國金融機構的貸款利率已徹底市場化,自9月份以來,71.3%的銀行貸款利率高於基準利率,20.4%與基準利率持平,還有8.3%低於基準利率。
“此次央行將1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40個基點至5.6%是一項大膽之舉,也是保證貸款利率下調能夠有效傳達到實體經濟並刺激需求的必要之舉。”常健說。
高盛投資銀行資深中國經濟學家鄧敏強判斷,本次降息本身並非通常意義上的貨幣政策放鬆。降息之後,在高貸存比環境下,許多銀行會充分利用上限的提高將存款利率上浮至新上限附近,屆時有效存款利率以及銀行的資金成本幾乎不變。
事實表明,在降息後的一週內,各家銀行紛紛更新了存款利率:目前,中國五大銀行執行的存款利率基本為基準利率上浮近10%;在股份制銀行中,有幾家銀行將部分期限的存款利率上浮20%;城商行的表現更為積極,不少城商行的存款利率都上浮到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