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行軍細節流淌出濃濃的實戰味!”旅作訓參謀李玉達說,作戰編成取代了整齊劃一的行軍慣例,只是冬訓新標準帶來的變化之一。
記者穿梭於行軍隊伍中看到:六連兩名體力不支的新兵,被幾名戰友輪番架著行軍,累得滿頭大汗。“為啥不上收容車?”指導員王波回答,打起仗來上哪有收容車坐?今年冬訓,旅里沒有設收容車,走不動的讓戰友架著走。
一個個生動的細節,折射著冬訓場上新變化。打快板、唱軍歌鼓舞士氣的場景不見了,全程肅靜行軍、緊張嚴肅;為防範突然出現的“敵情”,官兵們無暇欣賞沿途風景,個個表情冷峻警惕,將背槍改為持槍,隨時準備戰鬥。
突然,“轟”的一聲,埋設在附近的炸點炸得雪飛土散。行軍隊伍立馬四處疏散隱蔽,按戰鬥編組準備戰鬥。情況解除後,滾了一身雪的下士李佳豫對記者說:“當兵三年,冬訓三次,這樣充滿火藥味的徒步行軍還是頭一回。”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李參謀介紹說,新標準就是指揮棒,它指向哪裡,冬訓變化的焦點就在哪裡。拋掉了頭腦中的“唯輸贏論”,大家把目光和心思都用到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