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增強戰術訓練實戰化水平,他們還在距營區不遠的賀蘭山麓某地域構建了“藍軍”防禦陣地,為合成營開展實兵對抗、研練戰法訓法提供實戰化訓練平台。
幾個月下來,該團採取改建、增建、新建相結合的辦法,區分共同訓練、專業訓練和分隊戰術訓練,共健全完善了30多個實戰化訓練場地。
逼真環境砥礪實戰鋒刃
“前方‘敵’火攔截,橋梁被毀!”那次上級組織的戰備演練中,面對突如其來的“敵情”,該團團長王勇大膽選擇了從複雜路段“抄近道”——
漆黑夜晚,長長的車隊臨時改變機動路線,不僅按時到達指定地域,而且無一掉隊。
“類似的複雜路段夜間機動,經常在我們駕駛訓練場上上演。”演練複盤時,談起自己的“冒險”決策,王團長信心滿滿。
逼真的實戰環境,砥礪過硬的打仗本領。為了最大限度發揮各類訓練設施的效益,該團在制訂訓練計劃時,充分考慮訓練的連貫性,按訓練場地布局,對各個課目進行優化組合訓練,不少課目之間實現了共同訓練、相互融合,先後解決了過去機動裝載慢、戰術演習工事構築難等訓練難題。
訓練場地升級改建後,該團還調整部分課目訓練組織流程,按照實戰要求實施連貫作業。筆者在該團綜合訓練場上看到,官兵的戰術基礎動作訓練、班戰術訓練和實彈射擊訓練實現了同一場地連貫實施,整個過程銜接緊凑,實戰味十足。
為了把戰場模擬得更逼真,該團還建起了模擬訓練室,引進了“虛擬戰場系統”。在反坦克導彈模擬訓練室,筆者看到,顯示屏上硝煙彌漫、戰況激烈,自動導調系統還臨機設置了電磁壓制、炮火攔阻等多種突發情況。一場模擬對抗下來,導彈連副連長蔣海華緊張得滿頭是汗。他感嘆道:“闖蕩險象叢生的逼真戰場,沒有點過硬的本領真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