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蘭德公司在《空戰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報告中用歷史數據指出,從海灣戰爭到科索沃戰爭,在對手沒有電子對抗和規避機動的情況下,AIM-120在視距外的命中率實際上是46%,並非廠商宣稱的75%以上。數秒鐘後,AIM-120命中對方目標,可能擊落4架~5架。而對方存活飛機繼續導引30多枚中距攔射導彈攻擊6架F-35B,最終可能擊落4架~5架,雙方戰成平手。
最後來看“出雲”號編隊的對空防禦能力。當雙方編隊相距400公里~500公里時,對方編隊發射10多枚遠程反艦導彈對“出雲”號編隊實施攻擊。
由於受到艦載雷達視距、導彈系統反應時間、火力通道數量、導彈發射間隔、連續照射引導等條件限制,當反艦導彈距離攻擊目標20多公里時,“秋月”級、“高波”級、“村雨”級和“出雲”級戰艦相繼開火,發射30餘枚艦空導彈,進行1次有效抗擊。“金剛”級、“愛宕”級則因距離太近而無法抗擊。最終,可能會有數枚反艦導彈突破護衛隊群的火力抗擊和電子干擾而命中目標。
可見,航母戰鬥群在與“出雲”號編隊的對抗中大獲全勝:艦空導彈成功攔截JSM亞音速反艦導彈,以優制敵;艦載戰鬥機與F-35B隱形戰機打成平手,以多制敵;超音速反艦導彈突破護衛隊群對空防禦,以快制敵。
顯然,“出雲”號編隊戰勝航母戰鬥群是個神話。(作者:趙軍——單位:海軍裝備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