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經濟新常態(漫畫) |
中評社香港4月13日電/北京努力讓事情平靜下來,因為在經歷10年的迅猛增長後,放慢步伐似乎是常理,不過這取決於你問什麼人。
英國《衛報》4月9日載文《中國新常態將目睹政府對加速發展的經濟踩刹車》,文章說,我剛剛在中國待了一星期,參加博鰲亞洲論壇。我所在小組的議題是習近平主席所說的中國經濟“新常態”:在30年的兩位數經濟增速後,一個相對較慢的增長時期。
但中國經濟最讓我吃驚的是,它有多麼引人注目。實際上,中國的經濟表現一直讓我驚異。雖然中國經濟毫無疑問面臨諸多挑戰,但關鍵的問題是,這些挑戰搞垮經濟的可能性有多大。
“新常態”這個說法是中國領導人在巧妙地發出信息,因為他們必須向中國人解釋,經濟為何不再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長。但對於一個經濟規模已經是位列其後的第三大經濟體日本的兩倍、而且有可能在5年內超過歐盟的經濟體來說,10%的經濟年增長率絕對是不正常的。
許多國際觀察人士一直擔心中國房地產供應過剩和相關的信貸熱潮,這令我想知道,我是否對這些危險過於樂觀了。但在和一些人交談後,我相信,這兩個問題大概都是可以處理的。
實際上,房地產市場萎靡不振。但正如許多人向我指出的,這在一定程度上是政府特意採取措施緊縮房地產市場的結果(一個令人安慰的情況是,消費者總體上沒有過度舉債)。一些建築公司面臨的問題來自信貸和地方當局,但中央政府的支出占國家GDP的百分比很小,所以如果有必要在這些領域實施干預,決策者有很大回旋餘地。
外國觀察人士經常推測,中國可能故意誇大其經濟實力。但同樣有可能的是,某些部門的規模被少說了。在北京待了幾天後,我已經明顯感覺到,中國正在經歷一場互聯網使用熱潮,包括把互聯網作為一個消費平台。電子商務正在彌補其他一些較薄弱的經濟領域,實際上,其全部影響可能在官方統計數據中報告不足。
我並不擔心政府沒有足夠快地讓該國規模龐大的外來務工人員擁有他們工作和生活城市的正式居民身份一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