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中國社科院現為中國國家級核心智庫 |
中評社香港4月23日電/自2014年10月27日中國領導人呼籲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智庫以來,很多人關注這番講話對中國外交和經濟領域的智庫的影響。然而,沒多少人分析這一講話將如何對其他領域的智庫(尤其中國的軍事智庫)有何影響。
美國詹姆斯敦基金會網4月16日載文《中國軍事智庫:“中國特色”和“旋轉門”》,文章說,在國防和安全領域,存在各種不同智庫來支持中國政府和軍方在重要問題上的思考和戰略。這些智庫通常會通過閉門會議和內部報告等形式同高層領導人互動。此外,由於非常接近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核心領導層,這些智庫同中共官員的非正式談話也很常見。
軍事智庫在複雜和多層次的中國決策體系中有著自己的“特殊生態”。這些智庫和研究機構之所以神秘,是因為2個重要原因:一方面,在決策過程中同軍事系統的運作機制有關的可公開接觸的重要消息人士太少,這限制了外部觀察家了解他們所扮演角色的能力。另一方面,軍事研究機構每天討論的大部分話題都具有敏感性,這在一定程度上妨礙了這些智庫的學者和政策分析人士同外部觀察家公開討論他們的工作,從而進一步阻礙西方了解中國的軍事智庫。
然而,在分析中國軍事智庫的現狀時,應注意2個趨勢。第一個趨勢同這些機構招募的人員有關。西方以為,參加會議和從事研究的專家往往是解放軍的軍官,或他們中很多人曾在軍隊中服役。然而,現實情況是,絕大多數人只是為軍方工作的學者。除了參加各種會議,這些專家還出現在中國媒體上,他們經常在電視上談論中美軍事關系等問題或撰寫評論文章。然而,西方軍事問題分析家往往對他們是否代表解放軍的權威聲音表示懷疑。
盡管公開批評美國,中國軍事智庫卻越來越願意同美國智庫進行合作交流。近年來,很多中國軍事和外交政策研究機構同美國的智庫與研究機構發展了密切關系,雙方通過會議、非正式會晤和研討會等從事安全問題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