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遠海大洋上,巢湖艦(中)正在為編隊艦艇實施補給。 |
中評社北京4月29日電/367天!3月25日,當海軍巢湖艦緩緩靠泊到某軍港碼頭時,中國軍艦在外執行任務最長時間的新紀錄誕生了。
數字簡單而抽象。不過,從紀錄的兩個端點上看,對比則生動而清晰——
解放軍報報道,一年前起航時,巢湖艦只是一艘剛剛通過全訓合格考核不久的全新補給艦;如今遠航歸來,該艦不僅順利完成了搜尋馬航MH370失聯客機、連續兩批護航、訪問歐洲5國等任務,還成功實施了55次補給保障,帶回了一批訓法、保障法和學術成果,遠海綜合保障能力有了明顯提升。
跨越的意義何在?某艦艇訓練中心領導告訴記者,面對艦艇遠海任務越來越多、周期越來越長的實際,從巢湖艦5.2萬多海裡的航跡裡,可以探尋出一艘新艦艇如何結合任務,快速提升訓練水平、提高實戰能力的答案。
面對緊急出航,靠什麼准備“說走就走的旅行”——
闖蕩深藍,既要蓄底氣也要拼膽氣
一年前緊急備航的情景,巢湖艦政委傅國平至今記憶猶新——
由於執行搜尋馬航MH370失聯客機任務,第十七批護航編隊受命提前出航。此時,巢湖艦剛剛完成一次試驗性訓練歸來,留給官兵們的備航時間已不足原計劃的一半。
作為艦艇遠航的“超級保姆”,補給艦備航期間,需要籌措裝載油料、淡水、彈藥、蔬菜、食品等大量物資,林林總總,細致繁瑣。第一次執行遠海任務就緊急出動,年輕的巢湖艦能做好備航准備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