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2月25日,裝載集裝箱的首班中亞班列從中哈(連雲港)物流基地出發。當日,首班中亞班列緩緩駛出中哈(連雲港)物流基地鐵路專用綫。12天後,它將到達目的地——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班列開通初期,每周將有兩列列車從中哈物流基地出發,經霍爾果斯換軌前往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 |
中評社香港6月1日電/由於中國不明確的戰略野心,亞太鄰國在看待中國崛起時有些焦慮。尤其是一些亞洲國家和美國,政治和戰略上的擔心驅動著對中國的看法。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網5月27日載文《對中國的其他看法:來自非洲、拉美和歐洲的觀點》,文章說,通過貿易、投資和基礎設施融資等渠道,中國的經濟接觸大大促進了這些地區對中國的積極看法。隨著中國繼續增強和擴大其全球經濟和政治影響,理解中國為什麼受歡迎以及每個地區對中國仍然存在的擔心對美國來說很重要。
根據皮尤研究中心的調查,非洲民衆對中國的看法最積極。這個結果并不讓人意外,因為中國與非洲的接觸正值這個地區制定和謀求經濟轉型計劃、需要強有力的經濟夥伴關系之時。
要達到亞洲的收入水平,非洲國家需要實現經濟轉型,以取得更加可持續和包容性的增長。這一計劃的第一步就是解決非洲嚴重的基礎設施缺口。非洲的這種發展背景對於理解非洲人對中國的看法為什麼如此積極很重要。實際上,近年來,中國通過雙邊貿易和對外投資與非洲的經濟接觸明顯增加。一些國家的貿易嚴重依賴於這個新的經濟夥伴。中國在非洲的投資涉及的領域很廣,國家也很多。
不過,中非經濟接觸的增加也受到了批評。例如,全球媒體直言不諱地報道了對違反勞工權利、投資項目當地參與度低以及對非洲國家的貸款透明度不够的擔心。
非洲需要經濟夥伴關系,中國正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和範圍在經濟領域與非洲接觸。因此,通過中國,非洲正變得日益全球化。這些都使非洲國家對中國有比較積極的看法。
拉美對中國的看法基本受經濟因素驅動,中拉關系近來發生了明顯變化。2000年至2013年,雙邊貿易增長21倍。從1990年到2009年,中國在拉美的投資只有70億美元。2010年以來,中國在該地區的投資每年達到100億至140億美元,巴西、秘魯和委內瑞拉是最大的對象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