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天深夜,孔軍所在潛艇正在太平洋某海域潛航。
突然,聲呐兵報告:“一種從未聽過的聲音,和艦艇主動聲呐信號極其相像!”艇內氣氛頓時緊張起來。
“叫孔軍來!”指揮員命令。
孔軍快步來到聲呐室,拿起耳機一聽,笑著說:“這是一群魚在為我們護航呢!”
後經仔細辨別,原來是一群海豚。
“在普通人耳中聽來全是‘噪音’的各種波段聲音,卻是我們聲呐兵耳中的‘交響曲’。”孔軍說,要練就這樣的本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宿舍——食堂——潛艇”,三點一線的公式化生活是聲呐兵們的常態。錄有各種艦船噪聲的小錄音機,常年揣在他身上口袋里,不停地聽,細致地分辨。
現在,孔軍能分辨出十幾種類型的噪聲,識別出數十種主要國家主戰艦艇的音型,練就了一手的“絕活”。“每次出海都是一次戰鬥,這些經驗數據是教材教不來,金錢買不到的。”孔軍說。
3.潛艇里的蒼蠅最好抓
孔軍告訴記者,如果說遠航剛剛開始的七八天里,是興奮,甚至有些期待的話,那麼到了第二周,潛艇兵們就開始步入了煩躁期,通過適應性訓練,這個時間可以相應縮短。
艇上狹小的空間限制了活動範圍,空氣也不流通。人在潛艇里特別容易累。孔軍說,“剛離開港口起航時,飛進潛艇的蒼蠅十分靈活,很難打到,但過不上一天,就一抓一個准了。”
很難說清潛艇兵在“龍宮”屬於自己的天地有多大,走廊里兩人相向而行需側身往來。睡覺得用可拆卸式吊鋪,睡時裝上,起床拆下,否則就會影響正常的機械操作。睡在床鋪上,想要翻身得小心調整姿勢。就連級別最高的艇長室,空間也不大,一張不到2米的桌子,除了開會用,必要時得當手術室。
在“龍宮”里,高個子最易受到“傷害”。孔軍在這上可是吃了不少虧。剛上艇時,低矮的艙頂與密集的機械在他頭上留下不少“紀念”,有時顧著了頭,腳下一疏忽又差點踏空掉進底艙艙孔里。
潛艇兵的洗漱是個象徵性的過程。一杯水,半杯用來刷牙,半杯則用來濕毛巾。通常一天一杯定量水,只夠用來潤幾下嗓子。
“艇上的淡水這麼緊張嗎?” 記者問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