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蔽性強適合淺水作戰
小型平台有兩大優勢:淺水作戰及成本優勢。“元”級潛艇的體形較小,使之能夠充分利用台灣周邊及南海淺水水域。解放軍海軍必然已經對當地洋底地形、水溫趨勢以及暗礁位置進行過精確測量。解放軍海軍潛艇艇長無疑已經熟悉了這些地形特征。由於體形較小,所以“元”級潛艇能夠更輕易的在淺水區及沿海水域活動。
這是非常關鍵的,因為淺水區的底部地形非常複雜,對聲音傳播和噪音水平等有削弱作用——所有這些都對潛艇的隱蔽性有利。如今美國海軍越來越重視這種現象。2015年3月,英國《每日郵報》一篇文章曾援引美國海軍少將佛蘭克·德雷南的話稱,“在忙碌的近海水域要捕捉一艘近乎無聲的柴電潛艇,就好比要在大城市的喧囂中識別出特定一輛車的發動機聲音”。
鑒於柴電潛艇在被探測到時並沒有“逃命”的速度及保命優勢,因此“元”級潛艇的地形優勢是其生存性及作戰能力中的關鍵部分。該級潛艇的AIP系統進一步提升了其利用淺水地形的優勢,畢竟如上文所述,該系統可使潛艇在水下潛航長達數周時間。這複雜化了美國反潛艇作戰的努力,因為柴電潛艇的通氣裝置向來都是“現代常規潛艇的‘阿咯琉斯之踵’”。
核攻擊潛艇(SSN),比如美國的“弗吉尼亞”級核動力攻擊潛艇,在這種地形下活動的難度就相對較大。雖然核潛艇較常規潛艇有諸多優勢,但淺水地形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核潛艇的主要優勢:在發射後高速潛深,進而規避探測。而且,在一些情況下,海上地形有可能會限制大型潛艇的機動性。可想而知,一位經驗豐富的解放軍海軍潛艇艇長能夠熟練利用“元”級潛艇的淺吃水優勢,誘敵深入,使之進入難以接近的海峽或水域,進而迫使核潛艇在不利的地形下作戰。畢竟,淺水區的地形和聲學信號對“元”級潛艇更加有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