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平所在的發控專業,專業要點多、現象多、動作多、口令多,對操作號手要求極高。為盡快學好專業,他給自己制訂了“不一般”的學習計劃:不管工作有多忙,訓練有多累,每天必須擠出至少3個小時,啃原理、背電路、查資料、翻圖紙。為熟記參數,他把數據制成小卡片裝在口袋裡隨時背記。為跑電路圖,他把電路圖局部縮小貼在床板上反覆背記。遇到疑難問題,就纏著專業組長、連排骨幹請教,不弄懂絕不罷休。為了練眼力,他坐在高處望遠處的燈火一望就是幾十分鐘。為了練聽力,他讓戰友反覆下達各種口令。為了練熟悉度,他把眼睛蒙起來,在連隊模擬器材室內默記按鈕開關位置。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千百次的苦練,使他成為全旅第一個做到“判斷信號一眼明、分辨口令一次清、操作按鈕一摸准”的專業高手。創造了13年操作訓練,沒報錯一個參數,沒做錯一個動作,沒放過一個可疑現象的傳奇。
戰爭是流血的訓練,訓練是不流血的戰爭。軍人血性指數有多高,打贏的成色就有多足;軍人最大的血性,就是源自對打贏的忠誠!導彈騰飛需要推進劑提供托舉的動力,導彈事業需要官兵燃燒自己的青春。
手執大國劍,心系天下安
血性,支撐著軍人的脊梁,更鍛造了大國的劍鋒。一支靠血性書寫傳奇的部隊,書寫著新一代革命軍人鐵血擔當的傳奇。
2013年11月,新兵手榴彈投擲考核緊張進行。新戰士張棟華拉開引信,手一哆嗦,手榴彈掉在腳下。手榴彈噝噝地冒著白煙,張棟華被嚇懵了,趴在離手榴彈1米遠的地方不敢動彈。手榴彈從引彈到爆炸,只有短短的3.5秒,而此時已經過去了1秒多。營長李民一個箭步,生死關頭兩三秒內,完成俯身拾彈、起身拋投、轉身撲倒、以身護兵的一連串動作,最終化險為夷。後來問起李民當時是怎麼想的,他說:“我當時沒有多想,幾乎是本能反應,這更應該歸功於平時的訓練。現在想想,確實感到後怕,當時如果沒有處理好,那就有可能付出生命的代價。還是應了那句話,‘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