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歐美國家走的是緩坡,我們就是爬陡坡”
三代改主戰坦克走過的7年,看似漫長,其實是毛明和他的“反候鳥”部隊與時間的賽跑。7年歷經三輪研制,每輪樣車都要跑至少1萬公裡——這相當於將一輛汽車跑到“壽終正寢”——50萬公裡。
“雖然都是追求現代兵器裝備的尖端技術,但是由於工業基礎不一樣,我們面臨的困難更多更複雜,如果說歐美國家走的是緩坡,那我們就是陡坡,是爬‘竹竿’。”研究所年輕人呂麗如此感慨。正是在這7年間,另辟蹊徑的“反候鳥部隊”實現了中國坦克的傳動能力躍升世界前列的目標。
談及99A坦克的弱點,毛明并不諱言:可靠性比較差,不皮實。他目前正在主持的型號就是有關可靠性增長,“有點難度,核心還是和我國工業基礎薄弱有關”。
“我們的目標是到2017年實現可靠性大幅增長,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毛明說。
面對未來坦克作為重型武器還有沒有用武之地的疑問,毛明分析,“并不能說大規模的戰爭不會爆發,我們就不需要搞坦克。”他的聲音深沉起來,“世界範圍內的局部衝突還會存在,中國的坦克還是要發展,不僅火力上不能落後,更要往信息化、智能化方向靠攏。”
“未來的國防會越來越往信息化發展”,毛明說:坦克不再是單純的進攻武器,“我們現在研究的,就是把坦克作為信息互聯互通的橋梁,在進攻的同時,把戰場態勢實時傳遞到指揮所。”
而鄒天剛這一代對於中國坦克,也懷有夢想。今年,搭載有他們研發的液力機械綜合傳動的坦克應邀前往巴基斯坦接受驗證,在國際上享有“苛刻用戶”之稱的巴基斯坦方面好評如潮。“這次是到了關口。”他的語氣有些激動,“如果通過驗證,就是國際上對我們水平和能力的最好肯定。”
兵器人的光榮與夢想,尚在征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