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9月20日電/行在南寧這座壯鄉首府街頭,撲面而來的是國交好、民相親的氣息。中國與東盟多年交往的熱絡突出地濃聚於此。第十二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9月18日至21日在南寧舉行,構建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的心聲在這裡激蕩。
這是領略中國開放胸懷的特別時期。世界經濟復甦乏力,一些國際機構調低了全球增長預期,但世界經濟的東風依然送暖。今年全面推進的“一帶一路”建設喚來勃勃生機,今年的中國—東盟海洋合作年豐富了合作內涵。政治、經濟、文化,互惠共贏的願景閃耀著誠意、能量的光芒。本次盛會以“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共創海洋合作美好藍圖”為主題,奏響中國與東南亞國家團結共進的主旋律。在東盟共同體將於今年年底前建成的歷史大背景下,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建設展示著寬廣前景。
搭建增進政治互信的橋梁,締結加強經貿人文交流的紐帶,一個個重大合作進程將中國與東盟關係從“黃金十年”推向“鑽石十年”。中國—東盟自貿區已經成為經濟總量約11.4萬億美元、人口近20億的大市場,2014年雙方貿易額超過4800億美元,僅次於中國與歐盟、美國的貿易額,雙方相互投資累計超過1300億美元。特別是多年來雙邊貿易額增速很快,年均增長18%。中國是東盟第一大貿易夥伴,東盟是中國第三大貿易夥伴、第四大出口市場和第二大進口來源地。2010年啟動的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是繼歐盟和北美自由貿易區之後的全球第三大自貿區。目前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談判、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談判取得積極進展,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路線圖制定完成。
深耕友誼、廣聚商機,中國和東盟夥伴有條件、有經驗、有意願共同開創美好前景。僅以本屆博覽會為例,報名參展企業申請的展位總數高達5563個,超過規劃展位數21%。泰國政法大學教授吉滴·普拉瑟瓷堅信,東盟國家未來發展主要依靠兩個機遇:一是中國的崛起,二是區域經濟一體化。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保持中國—東盟友誼之樹長青,必須夯實雙方關係的社會土壤。除了緊密的經貿關係,中國與東盟還在教育、文化、環保、衛生、公共安全等領域開展全方位合作,為11國民眾提供更便捷、有效的共同服務。中國與東盟國家人文交流日益增多,每周往來航班千餘架次,每年人員往來1800萬人次,互派留學生超過18萬人。
事實勝於雄辯,任何對“雜音”的炒作,都改變不了中國同東盟友好合作全面發展的事實。中國樂見東盟的穩定與繁榮,中國同東盟國家是攜手前行的夥伴。雙方共擔維護地區穩定、促進共同繁榮的使命,這是雙方的共同利益所在。中國—東盟商務協會主席高級顧問李鍵雄認為,早在1997年發生亞洲金融危機時人們就得到兩個重要的信息:一是東盟各國還需更為密切的合作與協調,才能共同抵禦類似的危機;二是中國的重要性。
這是振奮人心的景象。中國推動建立的亞投行,中國同夥伴們共同建設的“一帶一路”,都創生著發展的動力,拓展著合作的道路。中國與東盟的發展與命運越來越多地交織在一起,打造命運共同體的征程,承載著人民的心願、國家的期望。
(來源:人民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