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回事?原來,3發炮彈確實命中了,可全部打在目標坦克複合裝甲上,未形成有效殺傷。
此事引起了大家的反思:過去,他們的火炮射擊訓練考核比較粗放,只要命中就行。制勝未來戰場,必須用“打仗尺子”卡嚴勝戰標準,從粗放式練兵向精細化練兵轉變。
該旅將所有訓練區分層次設置標準,確定單課目標準、單車標準、分段標準、連貫標準;實時動態調整標準,每3天為一個周期,每周期選出最優標準,前一周期的最優標準為下一周期的訓練標準,依次遞增;訓練中每天落實“四個統計”,即訓練成績統計、訓練規律統計、彈藥質量統計、裝備故障統計,通過數據研究規律,從而保證制訂標準的科學性。
今年3月下旬,在上級組織的坦克戰鬥射擊考核中,坦克十連車長張恩博指揮的506車表現不俗:並列機槍射擊,子彈在靶子上頻頻“開花”;行進間側射,又是炮響靶落,3發全中。可考核組公布的成績卻為不及格,原來測速儀顯示射擊時坦克的行駛速度比規定時速慢了5公里。
有人鳴不平:時速慢了5公里,就被判不及格,是不是太嚴了?該旅領導態度堅決:行進間射擊,速度越快越難命中,如果考核一味地避難就易,我們就會離戰場越來越遠。隨後,該旅又專門制訂戰位實戰化考核成績評定細則,訓練情況如何,全部實施考核量化打分。
數月後,該旅運用全新的精細化考核模式對全旅“過篩子”,成績公布,及格率剛過80%。面對這樣一份成績單,旅黨委卻感到分量十足:“考核難了,成績‘縮水’了,但這樣的縮水,縮短的是訓練場與戰場之間的距離,去掉的是訓練中的水分。”
從經驗式練兵到研究式練兵——
“創新理念”轉化為勝戰因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