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6日,來自非洲國家的代表在新德裡參加第三屆“非洲峰會”。 |
中評社香港11月12日電/這幾天亞洲虎和非洲獅異口同聲地吼叫。最近在新德裡召開的多邊會議完全以這片黑色大陸為中心。這兩個地區同屬世界上最有希望的增長市場之列,到本世紀中期它們那裡生活的人口將占全球總人口的一半。現在它們想擴大經濟關系。
瑞士《新蘇黎世報》11月3日載文為《印度在非洲追趕》,文章說,新德裡在非洲比在其他議題上更願和北京相比。在過去10年裡,印度和非洲之間的貿易量增長了9倍,增至720億美元。盡管如此,中國和非洲的貿易額遠遠領先,2014年超過2000億美元。因此,錯過進入非洲之機的印象也在印度占了上風———盡管印度和非洲大陸東部有上百年的交流史,且在非洲的很多前英國殖民地仍存在一些大型海外印度社區,那裡共有270萬印度人。
印度在非洲沒有中國國家計劃和支持的那樣的經濟存在。尤其在資源領域,中國占了主導地位,雖然能源和黃金也是印度從非洲進口的最重要的東西。印度26%的化石能源來自非洲。印度企業也日益嘗試獲得開采權,例如在南蘇丹油田或南非煤礦。
新德裡一再強調,它不追求第二個中國模式。新德裡在政治上巧妙地提及了尼赫魯的遺產,即印度曾為非殖民化進程提供過支持。它認為自己在非洲的行動符合南南合作的傳統。特別那些能在農業和其他對鄉村生活來說重要的領域提供廉價技術的企業很符合這種發展思想。
印度公司在這裡其實有競爭力,尤其因為它們從國內市場了解了陽光豐富和民衆支付能力不強的欠發達地區面臨的挑戰。希亞姆集團下屬的曙光網絡公司在非洲售賣以太陽能為動力的廉價移動網絡發射塔。領先的印度私人醫院阿波羅醫院打算擴大業務,為沒有醫療基礎設施的地區提供遠程咨詢。液壓泵生產商基洛斯卡公司已經站穩腳跟。該公司從50年前起就進入埃及,在埃及口語中現在各種泵都被稱為“基洛斯卡”。但在非洲遙遙領先的兩家印度企業依然是塔塔工業集團和印度電信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