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完成從機械化戰爭到信息化戰爭的過渡期後就會發現,信息化戰爭的初級階段主要是由信息技術武裝起來的軍人在信息化戰場上展開體系化對抗,而更高級的階段則是由人指揮智能化的軍用機器人在各類數據鏈和信息網的支撐下展開一體化對抗,軍隊的組織結構和整個戰爭的面貌將隨之發生巨變。面對如此發展趨勢,解放軍機器人的建設發展當然不能缺席。
我國近年來也十分重視機器人的建設和運用。中國在2013年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消費市場,科研人員已經研製出可以潛到3000米海底的水下機器人,可以在太空作業的太空機器人,甚至研發了世界首個自主運動的可變形液態金屬機器,為研發可變形機器人邁出重要一步。但是民用機器人參軍還有很長路要走。
現代戰爭對抗激烈,軍用機器人在機動性、隱蔽性、防護性和穩定性上都有著獨特的要求,而這些要求需要實踐檢驗。儘管目前軍用機器人的敏捷程度還達不到靈活對抗的要求,但為了符合戰場需求就必須在其研製、列裝過程中加大實踐檢驗的力度,以加快其在軍事領域的應用。
現代戰爭的制勝機理對軍用機器人提出了“更高、更快、更遠”的要求。更高,是指能夠占領多維戰場制高點,全程掌握戰場態勢,可以制空、制太空、制信息的制權機器人;更快,是指傳遞信息快速、作戰反應敏捷、火力打擊迅猛的作戰機器人;更遠,是指不受時空限制,全時全維遠程超視距傳遞信息、指揮控制、輸送能量、補給補養的情報、控制、保障類機器人。
軍用機器人的真正強大潛能在於成體系作戰,而不是一個機器人的單打獨鬥。要把戰場上功能不同、位置分散、任務多樣的軍用機器人鏈接成一體,機器人之間傳遞的信息格式、傳輸路徑和數據接口等相關標準制式必須及早規劃,既不能形成信息孤島,也要避免建設成“煙囪”式的各類機器人系統,影響一體化作戰效能的整體發揮。
如果說機器人是一個國家“製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那麼軍用機器人更是多學科、多領域、各種技術有機融合的現代化智能武器系統。技術的更新應用於實踐需要時間,在機器人“參軍”這件事上,我們必須科學籌劃、周密實施,宜早不宜遲。(作者:房永智——工程兵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