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西方智庫估算,俄空襲IS的開支約為每天250萬美元,遠低於美軍空襲消耗,但作戰效果卻有目共睹。根據俄軍行動總指揮卡爾塔波洛夫上將提供的戰報,空襲首月,俄空天軍共出動1391次,摧毀IS目標1623個,效果明顯優於此前美國領導11國反恐聯盟對伊敘境內IS目標進行的7568次空襲。對此,美國《國家利益》網站曾評論稱,“俄羅斯對敘利亞境內恐怖組織的打擊行動取得了極其驚人的成績”。
俄羅斯發動的空襲之所以花費少、效果好,有3點原因值得關注,一是選對重心,二是用好兵器,三是強固後勤。
在重心和兵器選擇方面,俄主要空襲了IS的指揮所、武器和燃料庫、通信樞紐等目標,但也特別針對恐怖分子和攻城略地需要,把打擊有生力量列為作戰重心之一。空襲過程中,俄軍刻意混合使用高低搭配的戰機和精確非精確彈藥,80%行動由蘇-24和蘇-25執行,最先進的蘇-34新型前線轟炸機則發揮其先進機載航電設備的優勢,在癱毀敵指揮所的作戰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在精確情報的指引下,該精確時就用KAБ-250、KAБ-500激光制導炸彈等精確制導武器,襲擊指揮所、彈藥庫、通信節點等點打擊目標,該震懾時就用SPBE-D集束炸彈和ФАБ-500高爆彈打擊恐怖分子的訓練營、武裝據點等面殺傷目標,不僅斃傷大批恐怖分子,震懾其餘,幫助敘政府軍收複大片失地,還有效降低了作戰的費效比。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俄還首次展示了遠程打擊和戰略威懾能力:一次是從裡海分艦隊艦船上向敘境內發射了26枚“口徑-HK”遠程巡航導彈,在航路上完成147次轉彎,以誤差不超過3米的精度摧毀了1500千米之外的11處IS目標,展示出超強的遠程精確打擊能力;一次是首次實戰運用圖-160戰略轟炸機,一天往返12800公里,配合其他戰機完成了82架次戰鬥出動。
後勤方面,俄戰前便開始擴建和修整擬用的敘港口和基地,短短兩周內建成了幾十座戰地基礎設施,包括加油站、物資倉庫、野外補給站等,還為軍事基地配備了機場工程、機場技術和其他保障系統。此外,俄還綜合運用軍艦、軍機、民船等手段海空結合輸送物資,開戰前2個月就已儲備了23噸的油和3000餘噸彈藥。最後,考慮到境外反恐作戰的特殊需要,俄在兵力展開階段先部署地面防衛部隊、後部署空軍戰機,有效維護了相關軍事設施的安全,為展開行動提供了保障和支撐。(來源:解放軍報 作者:楊宇傑——單位:空軍指揮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