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戰略支援部隊標識。 |
戰略支援部隊首位司令是軍事科學院原院長高津,他的科研能力已經被各路媒體廣泛書寫。它曾長期在原二炮服役,參與組建我軍第一支新型導彈部隊,並組織實施了首枚新型導彈發射,參加多次重大軍事行動。此外,他編寫的《導彈武器系統作戰指揮程序》獲軍隊科技進步獎。
高津的搭檔、這只部隊的首任政委是北京軍區原政委劉福連。值得一提的是,劉福連的軍旅生涯幾乎沒有離開過北京軍區,歷任北京衛戍區政委、北京軍區政委。根據 官方解釋,衛戍區是“擔負首都警衛和守備勤務的軍隊組織”。衛戍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此地任職可謂充分經受過鍛煉和考驗。
選任政治主官的思路
政知圈注意到,在這12位將領當中,大多為十八大後經過新的任命,擢升至如今的崗位上,有的還經歷過不止一次調動。值得指出的是,6位政委均為十八大後履新重用的幹部。
從履新的時間來看,新成立的陸軍司令部和戰略支援部隊的政委劉雷與劉福連剛剛走馬上任,而劉雷一年前剛被提拔為蘭州軍區政委。有“軍中書法家”之稱的空軍政 委於福忠是2015年7月才履新。苗華和孫思敬都是2014年12月被報道分別擔任海軍政委和武警部隊政委;火箭軍政委王家勝即為原第二炮兵政委,不過, 他也是於2014年12月才被升至這原二炮政委一崗位。
從選將的思路看,劉雷和苗華均為前後任自蘭州軍區政委,苗華從蘭州軍區調到海軍政委後,正是劉雷接任。2014年4月底,習近平到新疆考察時,劉雷還作為新 疆軍區政委陪同視察。而當年年底,他則接替苗華升任蘭州軍區政委。在政知圈看來,苗華從大西北調任海軍政委,看似意 外,其實也順理成章。據媒體報道稱,苗華曾在福建廈門的駐軍中任職20多年,直至2010年。當其在福建服役時,該省沿海多次演習,海軍也是擔當大任。
像於忠福、劉福連和王家勝等長期扎根一個系統或者一個區域的主帥也受到重用。於忠福服役空軍已超過40年,王家勝則長期在總裝備部任職,劉福連則長期在北京軍區服役,並曾擔任過北京衛戍區政委。衛戍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此地任職可謂充分經受過鍛煉和考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