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陸航旅開辟十個訓練場 飛行總長增3倍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1-26 08:51:25


 
  “災區群眾叫我們‘希望之鷹’。”飛行員彭德意說,“他們說我們帶來物資是希望,帶走傷員也是希望。老百姓的話就如同催征戰鼓,誰能不盡責!”

  2014年,魯甸地震發生後,彭德意等20名飛行員第一時間駕駛戰機趕赴災區救援。魯甸縣地形複雜、氣象條件惡劣,險峻的山勢和低雲多霧的天空把災區群眾牢牢鎖在大山之中。

  “有我們陸航旅的地方,就沒有‘生命孤島’。”救災飛行準備會上,彭德意和戰友們發出錚錚誓言。

  在沒有任何地面引導、沒有任何預置機降地點的情況下,他們把災區的山頂、河灘等狹小地帶變成了托舉生命的支點,成功消除了陸上救援“盲區”,第一時間為群眾送去“救命藥”“救命糧”“救命水”。

  不負習主席重托,既要有敢打的決心,更要有必勝的能力。

  飛行參謀郜學強飛行技術過硬,不僅是某型火器的神射手,還負責參謀籌劃全旅飛行訓練。習主席到旅里視察時的一幅幅畫面,至今清晰地印在他的腦海中。

  “習主席親自登機查驗武器裝備,深入了解直升機戰技術狀況和我旅執行多樣化軍事任務情況,一言一行無不透露著對部隊‘能打仗、打勝仗’的殷切期盼。”郜學強說。

  2015年,尼泊爾8.1級強烈地震波及西藏地區。該旅9架戰機、70餘名官兵奔赴雪域高原救災。

  救災官兵克服高原地形複雜、天候惡劣等不利因素,飛最高升限、搭最重載荷,發揮戰機極限性能,短短7天時間,轉移救助受災群眾400餘人,運送救災物資數十噸,創下我軍高原救災新紀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