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降兵傘刀。 |
上世紀50年代,中國空降兵組建之初,傘具裝備全部靠從國外引進。1982年10月,中國空降兵自主研製出抗風性能強、著陸速度、衝擊力小的“傘兵-X”型傘。數年後,又在此基礎上研製出開傘快、動載小、破勁力強的某新型傘兵傘。該傘型不僅適應低空跳傘,還具有適應高機速跳傘、折叠方便等優點。翌年正式投入部隊使用後,官兵們紛紛反映:新型傘兵傘開傘衝擊力小、操縱更加簡易靈活、著陸時能抗大風……遂成為空降兵的主戰裝備。此後,空降兵數次對該傘型進行改造,推出的新一代傘型採用主傘與備份傘“一體化背式”結構,使主傘與備份傘具有了相互聯動的功能,具有較強的穩定性和滑翔能力,實現主戰傘型升級。
“傘兵天生就是被包圍的。”要在沒有補給、支援和依托的敵後完成從跳傘到突擊、破襲、營救等任務,一物多用、一專多能自然成為傘兵裝備的最大特點和研發重點。
黃繼光生前所在營營長劉君告訴記者,以傘兵攜行系統中的必帶裝備傘兵刀為例,其單面刃口極其鋒利,不僅能在跳傘中發生傘繩繞傘頂的危險情況下快速割斷傘繩自救,還能在執行敵後偵察、破襲等任務中砍斷防護鐵絲網;刀背專門設計了鋸齒,能鋸斷飛機鋁殼和電纜以應對機降過程中的意外;刀柄頂端嵌入高靈敏度指北針,方便空降中和降落後判定方位;刀鞘背面還鑲有磨刀石和聯絡哨,提高了野外生存能力和指揮效率;刀鞘下端裝有螺絲刀、開瓶器和罐頭刀等平戰兩用的小工具……一把30多厘米長的小小傘兵刀,幾乎薈萃了“十八般武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