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國經濟學家、《二十一世紀資本論》作者托馬斯·皮凱蒂(來源:澎湃新聞) |
中評社北京2月19日電/我們應當如何解讀“社會主義者”總統候選人伯尼·桑德斯在美國大選預選中不可思議的勝利?這位佛蒙特州的參議員目前在50歲以下的傾向民主黨的選民中支持率已經超過了希拉里·克林頓,而希拉里之所以能在民意調查中領先完全依靠老一輩選民的支持。
由於同時面對來自希拉里的宣傳機器和主流媒體的保守主義壓力,桑德斯或許不能在這場競賽中獲勝。但是,現在的情形揭示了這樣一個事實:另一個“桑德斯”——或許更年輕且膚色沒那麼白——在不久的將來會贏得美國的總統大選,從而改變這個國家的面孔。從很多方面來看,我們正在見證這個由羅納德·里根在1980年代的選舉中獲勝所開啟的政治意識形態周期的終結。
讓我們快速回顧一下。從1930年代到1970年代,美國一直奮戰在制定實施一系列旨在減少社會不平等的野心勃勃的政策的最前線。部分原因是為了避免和當時被視為極不平等的舊歐洲有任何相似之處,後者與美國民主精神背道而馳,美國在戰爭間期創造了高度累進的所得稅和地產稅,並制定了從未在大西洋另一側使用過的財政累進標準。從1930年到1980年——在半個美國——最高的所得稅稅率達到82%(適用於年收入一百萬美元以上),1940年代到1960年代的頂峰時期(從羅斯福時期到肯尼迪時期)達到91%,甚至在里根當選的1980年代仍然高達70%。
這種政策完全沒有影響戰後美國經濟的強勁增長,自然是因為在給超級經理們發一百萬的薪水就足夠的情況下,發一千萬也沒太大意義。地產稅同樣也是累進制的,幾十年間適用於最大量財富的稅率在70%-80%(在法國、德國這一稅率從未超過30%-40%),極大地降低了美國資本的集中化,且沒有歐洲不得不面對的破壞和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