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利夫提到的嘉手納基地,非常有力地說明了中國導彈給華盛頓帶來的嚴峻挑戰。在蘭德公司2008年進行的模擬演練中,區區34枚導彈,就足以給嘉手納基地造成嚴重打擊,破壞或摧毀75%的飛機。
美國戰略和預算評估中心高級研究員約翰·斯蒂利恩在2014年底接受採訪時說:“通常,位於敵人戰鬥轟炸機打擊範圍內的基地,都有可能遭到彈道導彈的密集攻擊。”
他說:“這些導彈可以摧毀所有未受保護的飛機,導致大量尖銳的金屬碎片散落到跑道和滑行道上。這還會導致飛機無法從機棚裡出來,除非先清理乾淨碎片(又稱外來物——FOD)。這個過程可能消耗大量的時間和人力。與此同時,敵人可能利用裝備精確制導武器的巡航導彈和有人駕駛飛機,發動後續打擊,目標是燃料庫、跑道和機棚內的飛機,使整個基地癱瘓,只能進行大修。”
雖然前景並不樂觀,但華盛頓至少已經開始著手解決這個問題。然而,華盛頓必須投入更多的精力,解決這個顯而易見的巨大挑戰。
美軍正在以輪崗的形式,向全亞洲增兵,其範圍遠遠超過了中國導彈的射程。例如,“戰爭無趣”網站的一份報告表示,位於關島附近的提尼安島“正成為空軍的備用基地之一”。
再加上像末段高空區域防禦系統(THAAD)這樣的先進導彈防禦系統在發生危機時的臨時部署可以讓中國在發動導彈襲擊時三思而後行。如果能把這兩項措施與一些加固措施(例如,在北京導彈射程內的戰鬥機機棚)結合起來,那麼,這個三步解決方案可以讓華盛頓在應對中國日益增長的強大軍事優勢時握有勝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