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54軍的另一支部隊是原第44軍130師,也就是抗戰爆發後在冀中地區組建的八路軍第3縱隊。抗戰時期,這支部隊在極端艱苦的情況下進行平原游擊戰,著名的“回民支隊”就是其中的一部分。1942年,日寇調集重兵發動了慘絕人寰的“五一大掃蕩”,部隊撤至晉綏根據地。抗戰勝利後,根據朱德總司令的命令,呂正操帶領約1個團的冀中子弟兵進軍東北,後來參加了東北解放戰爭,並改編為東北民主聯軍7縱19師。解放戰爭中,19師參加了血戰四平、錦州戰役和天津戰役,以打城市攻堅戰見長。平津戰役後,19師被編為44軍130師,最終成為54軍的組成部分。
1953年,組建成立不久的54軍入朝作戰,參加了包括金城戰役在內的254次大小戰鬥,殲敵7000餘人。停戰後,54軍參加了朝鮮的重建工作,直到1958年才作為最後一批志願軍撤回祖國。不久,西北少數民族地區發生了大規模的叛亂,54軍馬不停蹄前往甘肅、青海高原地區參加平叛戰鬥。1959年,西藏發生大規模叛亂,54軍又在平叛戰鬥中克服高原、氣候等種種不利因素,出色完成了鞏固邊疆的任務。
1962年,54軍參加了中印邊界自衛反擊戰。同年11月初,該軍在喜馬拉雅山南麓的瓦弄地區乾脆利落地殲滅了印軍精銳第4軍一部約萬人,這支印度軍隊曾在二戰中擊敗過被稱為“沙漠之狐”的德國元帥隆美爾的部隊,受到過英國女王的嘉獎。這是中印邊界自衛反擊戰中最關鍵、也是最後一戰,史稱“瓦弄大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