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民融合力——
站在時代潮頭,升起協作的風帆
談到一座座現代化風洞拔地而起,該中心一位負責人感慨萬千:“這在過去簡直不可想象!”
大型低速風洞、大型低溫風洞、大型連續式跨聲速風洞,是我國邁向航空航天強國的標誌性設備。
“建設這幾座風洞,對中心的設計建設能力是一次大考,對國家加工製造能力是一次大考,甚至對綜合國力都是一次大考。”相關負責人介紹,大型低溫風洞運行溫度最低達零下100多攝氏度,風洞建設所需的特種超低溫鋼材在我國應用極少,國內實力最強的鋼鐵材料單位,在相關性能參數和加工製造工藝研究方面也存在大量空白。
“我們幹的是事關國家和民族利益的大事,要善於算國家大賬,不能被一些局部利益束縛住自己手腳。”該中心黨委書記張源明說,他們廣泛邀請國內相關單位,從最基本的材料機械性能和物理性能測試工作入手,解決低溫鋼材在原料生產、加工製造工藝等方面的一系列技術問題,有力促進了我國在這一領域的技術升級。
站在時代潮頭,升起協作的風帆。該中心與國內十餘家頂尖科研機構結成戰略合作夥伴,針對大型設備建設面臨的關鍵難題開展聯合攻關,引領我國在能源動力、裝備製造、機械加工等相關產業領域實現技術突破,取得顯著成效。
空氣動力學,從誕生那天起,就帶有鮮明的軍民兩用屬性。
作為我國空氣動力試驗研究的“領頭雁”,該中心瞄准國家戰略需求,加大技術輸出與共享共用力度,積極推動優質氣動資源全國共享,支撐國家空氣動力事業創新發展。
——推動行業統一的標模體系建設、建立國家飛行器氣動數據天地相關性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