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首次陸基中段反導攔截試驗臨射前7天,突然發生指令系統不連續接收信號的問題,靶場原本就很緊張的氣氛驟然加劇。雖然故障很快排除,但大家心裡仍不踏實,在連夜召開的專家組緊急會議上,陳德明嚴謹而滿懷信心地鄭重表態:“依據前期大量分析驗證數據,我敢保證,絕對沒問題!”
1月11日,導彈試驗如期舉行,並一舉成功,標誌著我國在反導技術領域實現重大突破。
首次反導試驗圓滿成功後,中央軍委給陳德明記了一等功。面對厚褒重獎,陳德明顧不上自喜,繼續醉心於專研、演算,保持著科技人員衝鋒的姿態。他說:“反導試驗技術日新月異,世界大國都在加速發展。如果我們的技術稍有停滯,國家就會沒有地位,就沒有打贏的本錢。”
“必須始終保持創新的激情”
“大漠荒涼,但不能荒蕪了人生!”陳德明永遠記著初到基地時老專家杜之明的教誨。
26年,在導彈武器試驗的崗位上,他觀望著未來戰場,心系打贏,無畏前行,大膽創新。
上世紀90年代初,我國每次導彈飛行試驗智能驗證一個目標,一個型號的導彈需要多批次試驗,周期長,投入大。
剛從國防科技大學畢業沒幾年的陳德明在參與某型地地導彈鑒定和批抽檢試驗時,大膽提出“用一次試驗同時驗證多個目標”,並拿出方案。然而,方案遭到一片質疑聲,很多人擔心這種試圖“一箭多雕”的做法很可能變成“雞飛蛋打”,導致一個目標都無法驗證的尷尬局面。
然而,陳德明雖然年輕,但不冒失,他從原理、方法、風險等方面耐心闡述,最終這種追求最大效果的方案被采納,並一直沿用至今,既節約了經費,又加快了導彈研製和裝備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