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1日電/“3、2、1,發射……”7月中旬,東海艦隊多艘艦艇在不同海域“火力全開”,實射多枚導彈,並對主炮、副炮進行了極限條件下使用。演練現場,某驅逐艦支隊泰州艦艦長張星告訴記者,在此次主炮射擊中,不僅實現了全彈鏈、滿彈鼓的高強度使用,還改變傳統射擊方式,取消了“出擊占位”等步驟,提升了艦艇對多個目標的打擊能力,更加貼近實戰需要。
解放軍報報道,近年來,隨著實戰化訓練難度和強度的加大,訓練中消耗的彈藥量呈逐漸上升趨勢。“實彈打得多了、訓練場上硝煙多了,並不能同戰鬥力標準落實得好、落實到位了劃等號”, 該艦隊黨委在深入分析所屬部隊訓練形勢後達成共識:在確保彈藥消耗數量的前提下,更加突出使用質量,為不同類型的武器彈藥統一建立“使用檔案”,採取安裝攝像頭、視頻直播等方式全程跟蹤問效,提升彈藥使用效能。
前不久的一次演練中,某新型導彈護衛艦主炮射擊沒能命中目標,導演部通過監控視頻對炮彈飛行軌跡、射擊程序進行複盤後發現,是該艦主炮指揮儀兵在手動輸入目標要素時出現差錯。找到根源後,該艦第二次主炮射擊首發炮彈就準確命中目標。
“彈藥打出去很簡單,只需點擊按鈕就行。但是想命中目標,背後需要大量的研究和積累工作。”某驅逐艦支隊參謀長包道華告訴記者,在遠海大洋上,不同的水文氣象環境對武器彈藥的射程、精度均有不同的影響。在建立彈藥“使用檔案”時,他們主動把部隊拉到複雜電磁環境、複雜海況下進行檢驗,探索武器彈藥使用的臨界值。今年夏季以來,該支隊艦艇編隊出海過程中,在不同海域針對大風浪、雨霧等氣象環境對主要武器系統進行了檢驗,積累了百餘組彈藥使用數據,全部第一時間匯總到艦隊彈藥“使用檔案”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