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強軍是由中國國情及國際競爭規律決定的。中國國土面積大、海岸綫長、人口多的國情,需要具備與之相適應的強大軍力。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出口國和第一大外匯儲備國,中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心,必將對全球秩序、世界格局產生全方位的深遠影響。對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大國來說,越是發展壯大,遇到的阻力和壓力可能會越大,越有可能面臨更多更複雜的國家安全問題。特別是,中國作為社會主義大國,其快速發展必然招致不同制度國家特別是霸權、強權勢力的阻遏。這是由國際壟斷資本的本質所決定的。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亞洲鄰國對中國的發展也感到了壓力,甚至有的視為威脅。於是,它們便有了尋找域外強國保護的強烈願望,這讓域外強國可以輕易糾集若幹盟友,組成針對中國或平衡中國的聯盟。此外,中國還沒有實現祖國完全統一,保持台海地區的和平穩定還面臨一些挑戰。客觀地講,由於中國軍事優勢還不够明顯,因而無法在所有領土包括領海、領空範圍內有效行使主權、發揮決定性作用,這無疑是個相當嚴重的問題。這些,都對中國強軍提出了緊迫要求。中國和平發展、實現強國夢的過程,必將是全球戰略格局重塑的過程,國際社會原有力量平衡正在改變,許多國家尤其是大國將重新調整心態和戰略。這種調整,必然伴隨尖銳矛盾和較量。中國走和平發展之路是堅定不移的。但是,這決不等於就相安無事了。相反,如果只有和平的願望和善意,而無捍衛和平成果的能力,那麼,和平發展將沒有任何保障,從而沒有任何可能。在蕭伯納名劇《巴巴拉少校》中,大軍火商洋洋得意地對自己熱衷於和平主義的女兒說:“和平女神不拿劍,和平永遠不實現。”尤其是像中國這樣有著格外特殊國情的國家,其和平發展對強軍的緊密關聯度是其他任何國家不可比的。中國的發展沒有強軍護衛,就好比是光著膀子在鰐魚出沒的河流裡游泳,生命隨時受到威脅。
第三,強軍是中國應對現實和長遠威脅的緊迫需要。屈辱在昨天,隱患在今天。中國迫切要求強軍,既源自悲慘恥辱歷史的警醒,更源於當下外來軍事威脅和壓力的倒逼。衆所周知,上世紀70年代末,中國開始走上改革開放之路,中美中日關系也隨之進入相當好的時期,中國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其他方面包括國防都往後放,在忍耐政策下國防事業發展嚴重滯後,社會各界國防意識逐漸弱化,軍隊搞生產經營影響了全面建設,甚至出現了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的現象,處處是歌舞升平,很少有人想打仗、謀打贏,實際上戰備和戰鬥力處於很低的水平。在此情況下,霸權主義、軍國主義日益張狂。美國在科索沃戰爭中公然轟炸中國駐南斯拉夫使館,緊接著又在中國南海發生撞機事件。近些年,美國政府和軍方領導人及學術界毫無顧忌地向中國放出狠話,強行推動亞太再平衡戰略,把主要海空軍事力量部署到亞太地區,在南海一再向中國進行軍事挑釁,強拉和綁架有關國家與中國作對,在中國周邊肆意制造緊張和不穩定氣氛。美國還在世界各地頻頻發動戰爭,武力幹預別國內政。日本在中國東海、釣魚島不斷生事,不承認侵略歷史,領導人帶頭參拜靖國神社,使中日關系陷入低潮,對抗性因素明顯增加。這期間,“台獨”勢力也不斷抬頭、日益囂張,台海局勢一度非常緊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