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任俄轟炸機飛行員的航空專家尼古拉·巴拉諾夫在“五角星”電視台網站撰文說,Kh-32導彈在依靠慣性制導的同時,還利用其導引頭搜尋敵方雷達波,無需導航衛星指引方向。在多顆Kh-32導彈一同飛行時,它們還能彼此傳遞制導信息,以便打得更准。此外,由於Kh-32導彈有獨特的飛行路徑和攻擊角度,美軍戰機在攔截導彈時常發射的AIM-7“麻雀”空對空導彈、AIM-9“響尾蛇”空對空導彈、機載“火神”機關炮以及地對空導彈都難以將其摧毀。
Kh-32導彈的研發過程一直很神秘。其研製工作始於上世紀90年代初,首次試射距今已有約10年時間。2013年,一架俄轟炸機外掛該導彈在莫斯科附近茹科夫斯基機場試飛時,曾有數張照片流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