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翻閱該機隊運輸保障記錄,看到他們按照實戰化要求實施保障,先後完成“金色眼鏡蛇”“火力-2015·青銅峽”“國際軍事比武-2016”等數十項遠程軍事力量投送任務。他們在戰區範圍內利用大型民航貨機裝載裝備和建制部隊跨區遠程航空投送,實現以往民航運力只能保障輕裝部隊向保障多種應急軍事力量投送的轉變,探索出多機型多機場多課目聯動、多內容融合、多能力綜合的軍事力量遠程投送保障新模式。
多樣化“運用”離不開多樣化“運輸”
在我國發布的首部專題型國防白皮書《中國武裝力量的多樣化運用》中,首次對中國武裝力量多樣化運用政策和原則進行闡述。要保證武裝力量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最根本的一個條件就是確保具有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的戰略投送能力。戰略投送能力是國家戰略能力特別是軍事能力的重要標誌,是掌握和保持軍隊行動自由權的重要基礎。沒有戰略投送能力,“投不出、投不重、投不遠、投不准”,也就談不上武裝力量的多樣化運用。
多樣化“運用”離不開多樣化“運輸”。放眼國外,在美軍運輸司令部掌管和控制的運力中,其本土陸上運輸的88%、跨國空運的50%和海運的64%都是依靠民用運力完成的。海灣戰爭期間,美軍動用民航運力運送27%的物資和64%的人員。交通戰備是軍隊的事、更是國家的事,依托國家交通運輸實力發展戰略投送能力,已成為一條基本規律。
剛頒布的《國防交通法》,是以我國交通建設發展的巨大成就作支撐,為推進交通領域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提供了強大法律保障,也為我軍戰略投送能力提升注入“厚積之水”、鼓起“浩蕩東風”。像戰略投送支援機隊這樣的融合支援保障“專業隊”列陣,本身就是交通戰備發展水平提升的一個標誌。借“融合之水”行“投送之船”,借“融合之風”托“投送之翼”,建設骨幹在軍、主體在民、軍民融合、一體保障的戰略投送體系,風正舉,正當時,快馬加鞭馬蹄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