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兵營為何“變臉”?該基地訓練部領導告訴記者,以往新兵訓練主要是遵從以隊列訓練、體能訓練和條令條例學習為主的傳統模式,部分新兵上艦後對艦艇鈴音信號、艦員行動規則和崗位技能掌握不熟練,影響了部隊基礎訓練水平。在調研論證的基礎上,該基地探索推行“一隊一艦”新訓模式,把每個學兵隊作為一艘“艦艇”,實行艦艇化管理,按照《艦艇條令》要求統一配置器材、設置內務,并設立“艦值日”“更位長”“武裝更”等艦艇特有的值班崗位,讓新兵提前熟悉艦艇工作生活。
踏上舷梯,走進學兵十隊“溫州艦”,墻上懸掛著《艦員崗位部署表》等圖表,門上張貼著艦艇特有的“警”“令”“閉”“險”等禁令標識,床沿印著每個新兵的崗位和戰鬥號碼。新兵吳文俊指著自己的戰鬥號碼告訴記者,他是2號職手,訓練時,班長每次都按照艦上叫法喊“2號”,一開始他有些反應不過來,現在習慣了,聽到別人喊自己名字反而有些不適應。
這時,一陣急促的鈴聲傳來,艦值日拉響了戰鬥警報。“飛行甲板中彈起火,損管隊迅速前往滅火!”“溫州艦”的新兵們攜帶裝備迅速趕赴飛行甲板,剛剛滅火完畢,又接到前往兵艙堵漏排水的命令。
“如果把剛入營的新兵比作一張白紙,新訓就是要為他‘染色’,這種色就應該是標准的海軍藍。”該基地領導告訴記者,推行艦艇化管理模式不僅是稱呼和氛圍上的轉變,更深的用意是讓新兵適應海軍艦艇上的生活習性,習慣艦艇部署操演,掌握值更值勤方法,“說得簡單點,是從‘新兵訓練’向‘水兵訓練’的轉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