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國產航母攔阻索軸承。 |
在飛機著艦時,最大的過載系數最高可達到6G,也就等於有上百噸的重量衝擊到攔阻索上。為了保證攔阻索不在攔阻狀態斷裂,必須使用高強度鋼絲,並且在使用數十次後就進行更換。一般來說,攔阻索直徑35毫米,以油麻繩為核心,圍繞其以高強度鋼絲編織而成,油麻繩浸潤有潤滑油可以潤滑鋼絲。
對於早年的技術來說,攔阻索鋼絲確實是一個相當大的技術難點,但是放在鋼鐵技術的飛速發展面前並不是什麼問題。從民用的鋼索角度來說,1955年世界上第一條現代化斜拉索橋在瑞典建成,使用當時最先進的鋼絲繩,也只有183米的主跨寬度,而同時期美國超級航母的攔阻系統也基本成型,採用類似的鋼絲技術,當時已經可以攔停20噸著艦重量,150節著艦速度的飛機,當前對於攔阻能力最大需求也不過是25噸,150節著艦速度,進步並不大。
相對來說,在其他領域鋼絲繩的進步更加巨大,比如說斜拉索橋,我國已經自行設計建設了多座主跨超過400米的斜拉索橋,其採用的國產鋼絲需要使用五十年仍能維持性能,與數十次攔阻就要更換的攔阻索比起來難度更高。
2012年11月25日,我國首次艦載機阻攔著艦試驗已取得圓滿成功!從艦載機尾鈎與阻攔索“拉鈎”開始到飛機停下全程時間只有2-3秒。
阻攔鋼索需要直接承受艦載機尾鈎的衝擊力和阻攔力,又要具備較高的抗疲勞連續工作性能,硬度和韌性的要求對阻攔索材質工藝提出嚴苛要求。面對特種材料技術人才緊缺,軍代表室堅持“不為我所有,但為我所用”的思路,邀請國內三名專家協助進行現場質量管控。
艦載機阻攔原理看似極其簡單,技術卻十分不易。比如其中結構獨特的阻攔索支撐系統,它是一種使阻攔索升高到指定高度的裝置,以便於滑跑過後能抬起勾住艦載機尾鈎,既不能過高絆住戰鷹的“雙腳”導致偏倚,又必須趕緊拉住戰鷹“尾巴”將其逼停。在千百次的磨合試驗中,軍代表室才將一套性能穩定的阻攔裝備成功上艦安裝。
來源:央視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