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21日電/“從基地回到部隊不到1個月就參加演習,並在演習中駕駛坦克巧妙突破火力攔阻,首車占領前沿陣地。如今已成長為一線訓練骨幹。”前不久,北部戰區陸軍某兵種訓練基地對畢業學兵返回部隊後的情況進行回訪時得知,學兵王銳在演兵場上的精彩表現令人欣慰,很多學兵同王銳一樣快速成長為戰鬥力建設的中堅力量。基地領導告訴記者,這是他們加快轉型步伐,緊貼部隊需求和實戰需要,多措並舉強化學兵們兵之初、訓之初“含戰量”帶來的可喜變化。
這個基地擔負裝甲機械化部隊學兵的培訓任務。如何創新培養目標模式、優化教學組訓模式,使學兵們真正實現能“從這裡走上戰場”?基地領導談起了這樣一件往事:前年,被評為全優學兵的列兵王欣回到部隊後,主動申請參加演習任務。然而,在部隊組織的選拔中,他卻因處置突發情況不熟練、與其它車組配合不默契而落選。基地黨委調查發現,部分學兵回到部隊後不同程度地暴露出理論學習與實裝操作“兩張皮”、技能培訓與戰場應用“不合拍”等問題。
針對這些問題,基地黨委下大力促進理論學習與實際操作的融會貫通,他們調整專業理論與實裝訓練課目學時比例,採取“大集中、小編組”的組訓形式優化多課目同步訓練模式,加大實裝實彈課目訓練力度。他們按照“技戰合一”要求,由注重單專業訓練向強化協同訓練轉變,將通信、射擊、駕駛專業重點課目有機融合、連貫實施,加速形成單車戰鬥能力。著眼遂行作戰任務,他們將13個選訓課目全部納入教學計劃,並根據部隊作戰訓練需求,將鐵路輸送、水上駕駛等課目同步納入教學方案。
主動求變,對接戰場,大大縮短了戰鬥力生成周期。在今年的畢業考核中,學兵畢業率、等級率保持較高水平,實車考核優秀率比去年提高15個百分點,一批批“強軍種子”從這裡走向戰場。
來源:中國軍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