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熟悉戰鬥機的中國軍事專家對記者表示,俄方既不可能將蘇-35的發動機直接焊死在戰機上,也不會將相關零部件用額外工序焊死到發動機上。“焊死發動機”對於知識產權保護毫無意義,卻會極大地降低戰機性能。另一名專家表示,首先發動機不會被焊死在飛機上。焊死發動機會使戰鬥機可維修性嚴重降低。蘇-35這種俄標的4++代戰機對飛機的可靠性、可維修性有很高要求,要求出現故障後要保持較低的平均修復時間。這一代飛機的機體表面開口率較高,以利於維護、維修,而且發動機大都採取了快速拆卸設計。而將發動機焊死在機身上,將使戰機、發動機的可維修性大大降低,或者說根本無法維修和更換。因為發動機大多數維修項目必須從機體上拆下來進行。特別是戰時,戰機更換發動機以及對發動機進行維修更加頻繁。另外,世界各國採購新型戰機的合同實際上大都包括了備份發動機。中國採購蘇-35戰機肯定也會採購備份發動機。從這個角度看,將發動機焊死在機體上的做法,即便對俄羅斯也是毫無意義的。
將發動機的關鍵部分用額外的工藝焊死也不可能。專家指出,發動機本身大量運用了焊接工藝,應該說很多部分本身就是“焊死”的,這是製造上的要求。但有些零部件,特別是一些易損零部件必須是可以拆裝的,這涉及可維修性。如果將這部分器件焊死會導致發動機自身的可維修性大大降低,這是任何一個軍隊都不能接受的。採用額外的工序將原本可拆裝的部件焊死在發動機上,以達到“想要接觸到發動機的核心部位,就必須將整個發動機破壞掉”的目的,實際上也不能防山寨,因為如果真的想“複制”“焊死的發動機”,“破壞掉一台發動機”不算是什麼大不了的。
實際上俄羅斯人也沒有那麼“笨”,用這種奇葩的方式來限制中國山寨發動機。台媒的炒作大概是用自己的智商來衡量俄羅斯。世界上保護發動機知識產權的辦法很多。目前西方的不少民機的先進發動機(其核心技術可軍用)可以在國內維修,而一些核心部件(例如渦輪葉片)的更換是需要“以舊換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