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難怪。看看這個由西方世界早就定義的概念:第一島鏈。這個有著濃重軍事色彩的名詞,大體可有這樣幾種解讀:其一,對其他國家的防範與警示;其二,對其他國家的圍堵與壓制;其三,對其他國家的蔑視與敵視;其四,對其他國家發展的回避與漠視,不認可與不認同。
不可否認,在世界格局發生重大變化,中國經濟發生根本變化,中國改革開放政策持續數十年穩步推進,中國經濟體量位居世界前列的多重因素之下,中國周邊還依然如影隨形般地積累著各種圍堵與擠壓、非議與敵意。
我們雖然從來不惹事,但也從不缺少來自某些方面的指責甚至誣陷;中國老老實實發展經濟,卻處處遭人算計;中國推進國防與現代化建設,總有人以說不清的借口與無根據的“事實”,指責中國軍事威脅……
所以,在那種“大炮射程”之內的所謂真理區,如果真的要講理,這層理的基本構成就該是這樣:一是實力,二是實力庇護下的事實,三是實力擔當的公正與真理。
今後,中國的航母依然會不定期出現在讓一些人不習慣的海域,並進行內容更加豐富的實戰訓練。有人不舒服,不適應,是因為這樣的場景之於中國這個和善的國家太少了。顯然,隨著中國軍事力量現代化步伐的邁進,這樣的不舒服與不適應,理應成為某些相關方必須努力克服的心病。
誰都不會否認,一個大國,要維護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履行維護世界和平的責任,需要這樣一支軍事力量作支撐。
當然,對遼寧艦正常訓練的圍觀與點評中,也有很多拿不同國家航母實力作為比較。其實,這種數學式的比大小從目前的這支中國軍隊一出生,就被不斷顛覆了。如果兩軍對壘比拼的只是硬件,蔣介石八百萬大軍的軍事力量就不該被替代;如果冰冷的裝備可以決定戰爭的最直接結局,朝鮮戰場的角力就不會中止於板門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