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行井基部署雖然降低導彈的生存性,但並非不可克服的。俄羅斯專家卡申也在文章中提到,原有的“東風-5”部署在隧道或發射井中,發射準備時間長(一些型號需要30-60分鐘,另一些型號需要長達2個小時)。“東風-5”為數不多的發射裝置或被敵方第一波次攻擊摧毀。卡申認為,現在情況發生了改變。首先,“東風-5”不再是中國唯一可以抵達美國領土的核武器,移動式“東風-31”和“東風-41”也能構成這樣的威脅;其二,中國正在自主建造導彈襲擊預警系統和戰略反導系統。可以預見,進行大量改造後,“東風-5”新改型的啟動時間將實質性縮減。
中國專家表示,通過對發射井進行加固、偽裝和可靠的天、地基預警系統,可以較為有效地提高井基部署核導彈的生存性和威懾力,所以美俄也仍然部署了大量井基發射的洲際導彈。專家表示,一個國家發展什麼樣的導彈,採取什麼樣的部署方式,恐怕還要取決於其技術基礎。美國和歐洲均實現了洲際彈道導彈的“固體化”,俄羅斯的固體彈道導彈水平有限,所以它仍然發展重型的液體洲際彈道導彈。英法國土面積有限,所以它們主要依靠海基核力量。但如果一個國家核潛艇技術不是那麼先進,不如退而求其次,進行陸基部署。
美或重新審視導彈防禦系統
中國近期進行的導彈試射讓美國人感到擔憂。美國媒體5日報道稱,中國據稱上個月首次使用一枚“東風-5C”型洲際導彈同時發射了10顆具有獨立瞄准能力的彈頭,被認為是中國大力研發先進導彈技術的又一項突破。與此同時,華盛頓一些防務智庫發表報告稱,中國正在針對美國和盟國在亞太地區的軍事設施研發和部署先進的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目的是阻止美國和盟國干預中國以軍事手段實現在亞太地區的擴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