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8日電/冬季是滑雪運動的黃金時節,但在這個冬天,我們卻時常收到來自滑雪場的“噩耗”:2月3日,河北省巨鹿縣某滑雪場發生坍塌事故,造成多人受傷;半個多月前,滑雪勝地崇禮接連發生兩起滑雪愛好者的意外死亡事件。據業內人士介紹,在國內滑雪運動日漸火爆的同時,傷亡事故也在不斷攀升,讓人唏噓的是,其中造成人員死亡的惡性事件,大多可以避免。
河北省巨鹿縣安監局日前確認,發生坍塌事故的滑雪場屬臨時搭建,並未辦理 過任何合法的建設和運營手續,該滑雪場目前已被封停。
如果沒有發生這次坍塌事故,這家私自建設的“野”滑雪場可能還會繼續運營。據媒體報道,發生坍塌事故時,這條僅有一條雪道的滑雪場內,遊客也有一兩百人。據業內人士介紹,近幾年“滑雪熱”席捲全國,以體驗和娛樂為目的的普通群眾紛紛嘗鮮滑雪,滑雪場建設成了資本逐利的“淘金地”,但此次巨鹿某滑雪場發生的坍塌事故卻揭示出一個亂象:未經報批、簡陋粗糙的“野”滑雪場因監管的疏忽野蠻生長,給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帶來巨大隱患。
而在另一方面,即使是合法建設的滑雪場,也存在缺乏行業安全標準的問題。
資深滑雪培訓教練、也是上世紀90年代北京第一批滑雪發燒友之一的白瑞璋向記者表示,因為滑雪場建設太多太快,導致合格的從業人員明顯不足,加上雪場缺少統一的行業安全和管理標準,滑雪場的安全保障措施到底怎麼設置全憑滑雪場的“良心”,這都給滑雪運動的安全增添了太多的風險因素。
半個多月前,崇禮接連兩起滑雪愛好者意外死亡事件發生之後,崇禮及北京的滑雪場開始升級改造和加裝護欄、擋板等雪場保護性裝置,兩名滑雪愛好者付出生命的代價,迫使滑雪場作出的“亡羊補牢”舉動。但在業內人士看來,國內逐步形成滑雪運動熱已經有十幾年的時間,無論是行業自身發展的階段還是借鑒國外冰雪運動發達國家的經驗,國內出台統一的滑雪場安全管理標準都已經時機成熟。各家滑雪場在如何設置安全保護機制上依然各自為營的做法,顯然已經不利於國內滑雪運動的健康發展。
滑雪運動畢竟有一定的危險,白瑞璋表示,雪場不加防控,任何人都能上雪道,這種做法對滑雪者本人和他人的人身安全都會造成威脅。
國外的做法是,給滑雪運動零基礎的人進行基本培訓,包括基本技術指導和安全知識教育,滑雪愛好者只有達到一定學時後,才被允許上雪道。國內也有雪場對想上高級道的滑雪者進行技術認定,通過認定才能滑高級道。
從滑雪者的安全角度說,滑雪也應該像開車一樣,需要駕駛技術學習、通過交規考核才能領取駕照和上路行駛。當然,這無形中提高了滑雪運動的門檻,可能會讓國內大批“嘗鮮”的體驗式滑雪者放棄滑雪體驗,這當然是滑雪場所不願看到的——快速擴大的滑雪人群,為滑雪場帶來了滾滾財源。業內人士介紹,國內大多數滑雪場都是在近一兩年才開始實現盈利,讓這些剛剛賺錢的滑雪場把一大部分體驗式的滑雪者擋在門外,顯然是不可能的。
那麼在現實的國情下,如何提高滑雪運動的安全保障?
在白瑞璋看來,一方面是滑雪安全知識的宣傳必須加強,要通過在滑雪場發放安全手册、設置安全警示和教育廣告,在大眾媒體宣講滑雪安全知識的必要性,在學校、社區舉辦滑雪安全知識普及的公益活動,甚至是免費為滑雪初學者提供一定學時的課程等,盡可能避免普通群眾盲目走上雪道的情況發生。
另一方面,是國家體育部門、相關運動協會要積極進行滑雪運動安全管理標準的制定和推出,包括從滑雪場的安全保障硬件、從業人員的資質認定到對滑雪者的安全管理措施等,形成一整套統一的規範。
持續火爆的滑雪運動,成為商家眼中的投資“熱土”,近幾年從滑雪裝備、滑雪培訓到周邊服務,產業價值都在不斷高漲,即便部分領域已經價格飛漲,依然不愁客源。
但安全的環境是一個運動項目長期、穩定發展的基礎。近幾年的滑雪熱掩蓋了這個行業早已存在的一些安全隱患。如果頻頻發生的意外安全事件依然無法促成整個行業的升級,悲劇就還會繼續,中國滑雪運動的量變到質變也將會更加艱難。(來源:《中國青年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