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21日電/特朗普入主白宮已滿一個月。他領導的美國新政府打破一些政治傳統,給美國帶來了一系列變化。
特朗普執政以來的表現,可謂毀譽參半。他在內政外交方面實施了不少新舉措,有人為之叫好,有人對其非議。總體來看,特朗普面臨的挑戰不少,他既要安撫部分民眾的不滿情緒,又要和白宮執政團隊更好地“磨合”,還要化解來自國會的壓力。由此看來,特朗普日後的執政之路不會平坦。
內政:毀譽參半
不少美國人注意到,這位商人出身的總統十分高效。一個月來,他採取了46項總統行動,其中包括簽署12條具有法律效力的行政令和12條具有政策指導意義的備忘錄。
特朗普簽署的不少文件都與他的競選承諾有關,例如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減輕政府對市場的監管、加強邊境管控和境內執法、限制政府官員流向游說集團等。
這一系列“組合拳”已初見成效。據特朗普說,他成功使福特汽車、通用汽車、拜耳醫藥、沃爾瑪百貨等大公司或減少美國的工作崗位外流,或承諾增加在美國的工作崗位。特朗普還通過他的影響力幫助美國軍方以史上最低價格訂購了多架F-35戰機,並表示他在和波音公司談判以降低總統專機“空軍一號”的價格。
與此同時,特朗普的一些舉動在美國社會也引發巨大爭議,其中最突出的莫過於1月底頒布行政令,暫時禁止全球難民和西亞北非7國公民入境。這條“一刀切”的政令突然出台且行文粗糙,不僅讓美國執法部門陷入混亂,更導致全美多個城市接連爆發大規模遊行示威。入境限令實施不到一周,就被聯邦法官叫停。
同樣遭遇挫折的,還有在美國和墨西哥邊境築墻的計劃。特朗普曾在多個場合表示,要讓墨西哥政府出資來建設這道旨在阻擋非法移民的墻。但在墨政府的強烈反對下,他又改口說美國政府可先“墊付”,然後再找墨西哥“報銷”。美國國土安全部的一份內部資料顯示,建造隔離墻將花費至少210億美元。
此外,特朗普在組建執政團隊過程中也接連受挫——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弗林因陷入“電話門”引咎辭職;勞工部長提名人選普茲德因曾雇傭非法勞工而放棄提名;教育部長德沃斯險些未通過國會投票。
外交:尚未成形
特朗普勝選後已與數十個國家的領導人通電話,並在美國會見了英國、日本、加拿大和以色列等國領導人。或是出於同前任奧巴馬政府劃清界限的目的,特朗普的外交表態與前政府多有不同,屢屢掀起波瀾。
特朗普第一個惹惱的外國元首是鄰國墨西哥總統培尼亞。由於特朗普多次表示要讓墨政府掏錢在美墨邊境築墻,並要求與墨西哥重新談判北美自貿協定,培尼亞取消了訪美行程。
此後,特朗普在與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通話時也發生不愉快。奧巴馬政府曾簽署一項從澳大利亞接收難民的協議,然而特朗普卻稱這一協議“愚蠢”,還將這通電話稱為“最差的一次通話”。
與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會談後,特朗普一反此前多屆美國政府支持“兩國方案”的立場,稱實現以巴和平不限於此方案。但翌日,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黑莉又說,美國仍支持“兩國方案”。
如果說以上小摩擦只是美國和盟友或貿易夥伴之間的插曲,那麼如何處理與俄羅斯的關係則是對特朗普的嚴峻考驗。
特朗普曾多次表達對俄親善之情,但美國歷屆政府多年來對俄不信任,俄黑客還被懷疑干預了美國大選,這些因素讓特朗普難以在改善對俄關係上邁開步子。歐洲盟友也對美俄關係改善感到擔憂,美國高官不得不在國際重要場合先後發表對俄強硬言論以示安撫。
另一方面,美國國會計劃對俄涉嫌干預美國大選以及特朗普和俄羅斯關係等問題進行調查。如果調查證實特朗普或其團隊與俄有不合規互動,特朗普可能面臨比失去弗林更嚴重的後果。
未來:多重憂患
特朗普的一大競選口號是要清理華盛頓政治圈,這得到很多普通民眾的歡迎,但也引起不少政界人士警惕。與美國政客、媒體等圈子的嫌隙導致特朗普執政後水土不服,吃了不少苦頭。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特朗普與媒體的衝突。批評媒體已成為特朗普的一項“日常事務”。無論是在社交媒體上,還是在集會演講中,特朗普時常批評美國媒體製造“非常假的新聞”。他甚至稱《紐約時報》、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等5家美國重要媒體為“全民公敵”。
除了與媒體“明爭”,特朗普還在與共和黨建制派“暗鬥”。他與共和黨建制派在對俄態度等方面分歧明顯,其一系列言論也令後者十分頭疼。美國國會參議院多數黨領袖、共和黨人麥康奈爾日前就警告特朗普,要求他謹言慎行。
特朗普本來就不是共和黨寵兒,儘管雙方在特朗普勝選後轉入“蜜月期”,但這種親密關係一個月來不斷損耗。特朗普如果不能維持來自共和黨的支持,其未來的執政之路將難言平坦。
與此相比,特朗普面臨的更大威脅可能來自白宮內部。美國媒體認為,白宮目前充斥著內部鬥爭,不同派別為排除異己爭相向媒體爆料,導致白宮內部幾乎沒有任何秘密。此外,白宮不同的官員表態不一,也令政府部門和民眾難以看清特朗普的真實意圖。
(來源:新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