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7日電/2003年,是利比里亞維和“元年”。那年底,來自中國人民解放軍原總後勤部的運輸分隊、沈陽軍區的工兵分隊和南京軍區的醫療分隊的558名維和官兵踏上西非這片土地,開啟了解放軍在利比里亞的“藍盔時代”。
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2017年3月,隨著利比里亞國內形勢趨於穩定,根據聯合國決議,中國第19批赴利維和官兵分兩批撤回,結束了歷時14年的藍盔使命。
14年風雨征程,19批成建制維和部隊、1萬餘名官兵參與其中,以赤子之心撐起利比里亞的一片和平天空,詮釋了什麼是“大國擔當”和“中國形象”。
在戰場廢墟接受戰爭歷練
馮小強是中國駐利比里亞維和部隊的某工兵團參謀, 2012年11月,他第一次踏上利比里亞的土地。時至今日,對他而言,當時親眼目睹的利比里亞治安混亂、遊行抗議貧乏、人民饑餓羸弱的情景依然歷歷在目。“當時我內心升起一股使命感,我想我一定要實實在在多為他們做點事。”
2003年8月1日,聯合國決議授權在利比里亞建立維和部隊。8月18日,利比里亞各方簽署《全面和平協定》,9月19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第1509號決議,成立聯合國利比里亞特派團,正式開始推進維和行動。
而在維和初期,利比里亞更是充滿了各種凶險和挑戰。早期赴利維和的官兵回憶,長達14年的內戰摧毀了這個國家的經濟,其支離破碎讓人震驚。首都蒙羅維亞,戰爭的痕跡隨處可見,電線杆彈孔密布,廣告牌被打成了篩子,隨處可見被洗劫一空的房屋和被炸毀的車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