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歐美等西方國家一直重視再製造技術的發展,美軍更是再製造的最大受益者,其車輛和武器裝備大量使用了再製造零部件,不僅節約了軍費、資源和能源,而且還大大延長了武器裝備的使用壽命。美國陸軍裝備的“艾布拉姆斯”M1系列主戰坦克是當之無愧的“沙場老將”,雖然該型坦克早在1993年就已經停產,但美軍每年都會收到最先進的M1系列主戰坦克。正是憑借著再製造技術對行將“退休”或封存的M1坦克不斷改進升級、全面翻修,才實現了裝備作戰性能和國防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妙手回春——
向未來戰爭要“再生戰鬥力”
一個傷痕累累的報廢齒輪,經過自動化等離子熔覆竟然煥然一新;一扇即將報廢的發動機葉片,用納米電刷鍍一下,過幾天就可助力戰鷹騰飛;服役期滿的老舊發動機,到再製造流水線上走一遭,各項指標就能再次回到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如今,以超音速等離子噴塗技術、廢舊零件壽命預測和評估技術、納米電刷鍍技術和納米自修復添加劑技術等為代表的裝備再製造,正在部隊裝備維修保障環節中承擔著“起死回生、妙手回春”的重要作用,不僅讓現役裝備延長壽命再次煥發青春,更顯示出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軍事應用價值。以其中的納米自修復添加劑技術為例,經過這一技術處理的裝備,可降低發動機燃油消耗和尾氣排放,零件磨損量更可降低50%以上。
從製造流程上看,裝備再製造主要包括拆解、翻新、組裝、測試、出廠等五個環節,這其中除了拆解和翻新,其他環節與製造一件全新的裝備大同小異。但正是由於省去了製造全新裝備中的大型結構鑄造和零部件生產等環節,從而大大提升了裝備再製造的生產效率。值得一提的是,相比於西方國家多採用的尺寸修理法和換件修理法等基於原型產品製造工藝而來的再製造,我國科學家創新性設計出基於尺寸恢復法和性能提升法的裝備再製造技術,有效解決了再製造過程中生產成本和節能減排等根本性矛盾。
隨著信息技術、微納米技術和增材製造技術的加速發展,裝備再製造駛入了短時間快速修復的“高速路”。目前,已經可以利用3D打印技術,通過信息化處理的零部件三維數據模型,在戰時快速制備成形設備和集約化的絲材、粉材,進而可對武器裝備的受損零部件進行快速再製造,在短時間內就能完成裝備的修復,勢必更好地順應信息化戰爭瞬息萬變的戰場態勢,進一步提升信息化作戰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