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7日電/環球網引述英國《簡氏防務周刊》網站5月3日報道稱,隨著北京尋求促進技術發展以支持其雄心勃勃的戰略目標,中國的國防工業正處在一個關鍵時期。
在中國2016-2020年的“十三五”規劃中,政府正推動國防工業基礎——由國有機構主導——消除長期存在的技術短板,提升人民解放軍的能力。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中國能夠實現其戰略目標,其中包括保衛中國在東海和南海的主權聲索區域,阻止來自日本和美國等地區大國任何接下來的挑戰。
然而,為了取得這一進步,目前正在進行或者計劃進行的一些重大改革措施需要取得成功,而其成功還遠非板上釘釘。儘管過去20多年來中國的國防工業基礎迅速提高了自身能力,但要實現下一步的軍工業飛躍,如今還需付出巨大努力——彌補能力上的欠缺,以及研發令解放軍領先對手的現代技術。
為了彌補行業上的薄弱之處和突破持續存在的局限,中國把“創新”作為“十三五”期間和以後建設國防工業基礎的口號。
支持創新努力的改革旨在實現重要系統——尤其是航天領域——以及第四代和第五代國防技術的成功研發。中國把許多這種技術稱為可以支持所謂的“信息化”的能力,這一概念類似於西方的以網絡為中心的戰爭戰略。中國近些年來的國防白皮書無不強調了信息化的重要性,並把這一工作放在優先考慮的位置。
在2015年《中國的軍事戰略》白皮書中,政府一再提到需要利用信息化的發展。這份文件說:“根據戰爭形態演變和國家安全形勢,將軍事鬥爭準備基點放在打贏信息化局部戰爭上,突出海上軍事鬥爭和軍事鬥爭準備,有效控制重大危機,妥善應對連鎖反應,堅決捍衛國家領土主權、統一和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