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9日電/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5月5日刊發布倫特·斯考克羅夫特國際安全問題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詹姆斯·哈西克的文章《高超音速武器——想法瘋狂但很可能有效》稱,《航空和空間技術周刊》4月報道,中國公布一項研製高超音速飛行器的計劃。而在太平洋的這一邊,人們一直很有壓力。陸海空三軍有關部門似乎都在熱烈討論發展快速移動武器的新理念。高超音速武器,其戰術優勢巨大,但技術挑戰也很嚴峻。
當前至少有三種讓武器達到高超音速的方法:製造飛行速度極快的導彈、用大炮發射體積很小的脫殼彈以及利用軌道炮發射炮彈。
《華爾街日報》最近稱,海軍提出的速度達7馬赫的軌道炮炮彈是一種“戰場上的隕石,其威力可把敵方軍艦打穿,還可把恐怖分子營地夷為平地”。然而雖然威力不凡,但速度極快至少可能帶來多個嚴重問題。
震動性:用長度達到軍事用途的炮管發射炮彈並達到7馬赫的速度意味著推力要達到2萬倍重力加速度。這是炮彈在常規大炮中所受推力的數倍。
傳感性:在極高的速度下,航空結構會被等離子殼層包圍。等離子殼層是由處於分離狀態的原子核和電子構成,具有高傳導性,因此會對電磁傳輸造成干擾。
控制性:如果直接射擊的話,高超音速武器或許無需進行大量引導,因為空氣造成的影響已微乎其微。但如果要提高炮管高度,每偏離1/100個毫弧度就意味著100公里的射程會出現1米偏差。如果導彈的速度更快、射程更遠的話,問題就會更嚴重。
空氣阻力:在沒有推進器進行遠程飛行的情況下,流體動力學最終會讓炮彈恢復至空氣動力學中的終端速度。這意味著,在遠程飛行的情況下,軌道炮或加農炮的炮彈最終會降至常規發射炮彈的大致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