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近一年合力攻關,他們終於成功研發出某新型導彈模擬訓練器材,達到外形、流程和操作與實裝基本一致,有效縮短了戰鬥力生成周期。
“新使命新征程,要有新作為新貢獻!”全旅官兵只爭朝夕,勇挑重擔,敢打攻堅戰、敢啃硬骨頭。該旅組建當年,像曾瀾一樣被派往科研院所、武器廠家、演訓現場學習的官兵有200餘人次。正是依靠這股鑽勁拼勁,該旅培養出了一批既掌握武器裝備原理,又能處置重大技術故障的骨幹人才。他們編寫教材規程200多册,繪制電路圖100餘張,積累了一批教學資料。這批“種子選手”,成為新型導彈騰飛的“新引擎”。
為了蹚出一條新質戰鬥力生成的路子,旅領導帶領官兵圍繞指揮新體制、部隊新編制、值班新機制,梳理出30多個制約戰鬥力建設的瓶頸問題,制訂了20多條加快實現戰略能力躍升的措施,從難從嚴摔打部隊,檢驗和提高官兵隨時應對突發情況的能力。
身佩利劍,沙場揚威。那年初秋,經過層層打擂,該旅遴選出一批“金牌號手”,首次跨區機動千里執行實彈發射任務。遠距離跨區機動,導調式部署轉換,實戰化火力突擊……隨著系列特情課目的輪番研練,該旅實現“當年組建、當年列裝發射、當年形成實戰能力”的目標。
這是一次長時間、跨區域演練。戈壁高原的“殘酷對決”尚未結束,新一輪對抗演練就已開始,該旅重組戰鬥單元,未經休整便驅車仗劍,開赴新的“戰場”。
“規避電磁偵察、實施綜合防抗……”機動途中,部隊走一路打一路,險難課目相繼展開。官兵到達指定地域後,沒等安營扎寨,首波次火力突擊命令就已下達,發射單元迅速開進占領發射陣地,實施精確發射。
先期火力打擊任務結束後,部隊立即轉入整建制連續火力突擊狀態,頻繁轉換部署、大彈量多波次連續突擊、複雜天候條件下發射等高難課目一個接一個,官兵始終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發的戰鬥姿態。該旅發射三營一連連長劉志介紹說,儘管連續高強度演練讓官兵吃盡了苦頭,但部隊整體作戰能力得到明顯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