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28日電/美國中情局長蓬佩奧近日接受《華盛頓自由燈塔報》採訪時說,“中長期看,中國有可能成為美國最大的對手”,原因是中國“有蓬勃發展的經濟,而且有龐大的人口基礎”。他還說,“中國不是想竊取我們的技術,就是要保證他們的反制措施可以擊敗我們,而且他們往往是雙管齊下”。
《環球時報》發表社評文章稱,蓬佩奧表達這些意思時,並沒有使用激烈的語言。但是作為中情局長,他的話應該代表了美國情報界和美國政府對中國的主流認識,而且這種認識很可能將影響美國整體國家戰略的制定和實施。
中國早了解美國的這一認識比晚了解它顯然要好。
華盛頓視我們為“可能的最大對手”並非一定是中美關係的噩夢,它會讓中美的戰略互疑難以消解,但是這兩個大國仍將有管控好這種互疑的機會。
蓬佩奧所說的“最大對手”,其實說的是成為對手的能力。只要中國的國家實力逐漸接近美國,後者就會自然將我們視為“最大對手”。因為中國崛起打破了美國自己長期一家獨大的舒服預期,兩強並存肯定沒有美國鶴立雞群的感覺好。
美國對愈發強大的中國製造實質性傷害,將比它現在這樣幹更難。儘管美國由於焦慮和防備的增加有可能開展更多挑釁,但是中國應對挑釁的資源將會增加得更快。崛起的中國容易變得更不安全,有時這會是外在的感受,但並非真實的邏輯。
因此面對美國的疑慮,中國除了進一步加快能力建設,別無選擇。我們切不可天真地認為少裝備一些核武器、少造幾艘核潛艇,會對中美關係有好處,未來的中美關係必須在中國力量不斷縮小與美差距的基礎上加以構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