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18日電/ 台媒稱,美國創投研究機構CB風險投資公司近日發布報告,稱美國企業谷歌、亞馬遜和“臉書”等科技巨頭2017年先後進軍印度移動支付市場,並與先進者中國大陸企業阿里巴巴展開正面競爭。到目前為止,這些公司紛紛推出自家支付系統或投資本土支付平台來應戰。
據台灣中時電子報10月17日報道,谷歌2017年9月進軍印度移動支付市場,推出同時支持安卓和iOS系統的移動支付應用Tez,與印度國家銀行、住房開發金融公司銀行、印度工業信貸投資銀行等幾家大型銀行,以及大量店家共同合作。Tez上線至今,據悉已成功被PayU等當地支付網營運商和交通預訂服務redBus等網站採用。
報道稱,“臉書”、亞馬遜則早先一步,前者旗下通訊軟體WhatsAPP進軍印度的電子支付市場;後者則在7月推出半封閉式電子錢包,不僅支持線上支付,還擁有儲蓄、支付功能。亞馬遜的電子錢包除了能夠在亞馬遜印度網站使用外,民眾還可在特定的線下咖啡連鎖店和快餐店使用。
有資料統計,當前印度三大移動支付平台分別為Paytm、Freecharge和Mobikwik。其中,有“印度支付寶”之稱的Paytm,背後金主有大陸支付巨頭阿里巴巴跟日本軟銀集團。據外電統計,目前Paytm擁有超過2.25億個客戶。
自印度2016年實施“廢鈔令”以來,市場普遍認為,由於市面上流通的大鈔變少,改用手機電子錢包、銀行卡支付的民眾變多,無形中推動了印度移動支付的發展。
報道稱,印度政府在金融科技領域做出許多努力,除了發給多家金融機構支付牌照外,也推出“統一支付”系統,讓擁有銀行賬戶者之間可進行轉賬。
據報道介紹,普華永道預測,2016年印度移動支付市場規模為500億美元(1美元約合6.6元人民幣——本網注),到了2020年將進一步成長至5000億美元。相比其他市場,印度顯然有足夠的市場空間供所有支付平台共存。(來源:中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