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1月15日電/日媒稱,《日本時報》網站11月13日發表題為《為什麼美國的南中國海政策失敗了》的文章,作者系中國南海研究院兼職高級學者馬克·J·巴倫西亞。文章稱,在東南亞國家聯盟(東盟)及其對話夥伴齊聚菲律賓,舉行一年一度的政治和安全會議——東亞峰會——之際,人們越來越多地認識到美國關於南中國海糾紛的政策已經失敗,並對此感到遺憾。美國政策界需要承認在這些問題上的缺陷,並從中汲取教訓。
根據美國國務卿雷克斯·蒂勒森11月9日在北京向媒體發表的講話內容,美國在南中國海問題上的立場是,“我們堅持維護航行自由,聲索國遵守國際法,並且應停止前哨建設和軍事化”。
文章稱,但是,除了商業航行自由(這個從未並且不大可能受到威脅)之外,這些目標尚未實現。而且,在可預見的未來,在同樣嘗試過但已然失敗的戰術之下,它們不太可能會實現。
文章稱,即使美國加緊“航行自由行動”演習,中國也沒有被嚇阻。
文章認為,出於幾個原因,美國的戰術和戰略失敗很有可能還會繼續。首先,其戰略部分取決於聯合東盟支持美國反對中國在南中國海的行動的立場。然而,風雲變幻,美國的盟友菲律賓“背叛”了這一努力,目前正擺脫美國自己與中國打交道。
美國堅決支持菲律賓阿基諾政府根據《海洋法公約》爭議解決程序對中國提起訴訟。事實上,有人懷疑是美國首先慫恿菲律賓這麼做的。不過,菲律賓新任總統羅德里戈·杜特爾特決定,菲律賓與其與中國對抗,還不如謀求與中國達成具有實際意義的安排。他的決定中的一個因素是,他對美國缺乏信心,認為在緊要關頭美國未必會支持菲律賓。
文章稱,杜特爾特對美國的不信任是長期存在的,其根源在於美國對待菲律賓和該國人民的方式既自負和居高臨下,又具有掠奪性。事實上,從總體上而言,美國似乎在與該地方交往時自己如何被看待的問題上長期存在盲點。它現在遲遲才意識到,那裡的關係遠比它想象的要膚淺和多變。它很可能會發現,它寄望於越南加入其陣營來對抗中國。事實是,很多東南亞國家正在迅速認識到,在可預見的將來,日益蓬勃發展、日益自信的中國將成為該地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們需要對此作出適應性調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