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彈儲備明顯不足
很少會有人考慮到海自艦艇缺乏炮彈的問題。由於艦艇搭載的炮彈數量為軍事秘密,因此外界只能對此問題進行推測。海自現役驅逐艦的主炮載彈量大概在700至1000發左右。根據《海上自衛隊艦船1952》數據,退役驅逐艦“春風”號擁有3門主炮,每門艦炮搭載150發炮彈,總共450發,退役的“村雨”號每門艦炮搭載350發炮彈,總共1050發。從絕對數量來看,每艘艦艇攜帶700發炮彈並不算少,但是只有6艘艦艇能為登陸部隊擔負火力支援任務,以射速每分鐘4發計算,3小時即可將炮彈耗盡。如進行低速間歇式射擊,火力支援時間雖可適當拉長,但在恐怕仍不足以支援登陸部隊完成“奪島”任務。
從第一波登陸部隊出發,至登上海灘鞏固橋頭堡這個時間段內,艦艇火力支援還能勉強維持。可是一旦在海岸附近的戰鬥遲遲不能結束,艦艇就將陷入彈藥不足的困境。敵方即便沒有強大的技術兵器,也可依托堅固防禦陣地實施作戰並保持士氣。太平洋戰爭期間的塔拉瓦登陸戰期間,由於無法有效壓制對手區區一挺重機槍的火力,就導致登陸行動一度陷入停頓狀態。一旦艦艇炮彈耗盡,就只能將火力支援任務交由以對空警戒為主要職能的“宙斯盾”驅逐艦了。
不僅如此,戰時在海上維持彈藥補給也是一大難點。通過補給艦補給並不現實,理論上雖可依靠補給艦進行彈藥投送,但補給艦的效率低下,登陸戰期間又很難做到一定時間段內按照一定線路在海岸附近航行。唯一切實可行的方式是通過運輸直升機進行補給。但問題在於,數量有限的運輸直升機此時的當務之急是保障登陸作業器材的投送,恐難以抽調用於專職彈藥補給。而且,即便得到炮彈補給,要收納並配發彈藥也費時費力。在飛行甲板上堆積如山的彈藥需要以人力輸送的方式才能補充到位,無法進行機械化作業。
炮彈不足的窘境在戰鬥形勢不利的情況下可能對兩棲登陸作戰的戰局產生致命的惡劣影響,特別是在灘頭陣地剛剛構築形成但支援炮兵尚未登陸之前。敵軍一旦在此時發起反攻,沒有火力支援的登陸部隊將十分危險,至少會損失一部分先頭部隊。因此,登陸作戰的遂行須以確保制海空權為前提,否則這樣的戰鬥將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來源:參考消息網 |